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良贵作为两宋之际士大夫阶层的一员,历仕徽、钦、高宗三朝。其在朝为官则直言敢谏,刚介不屈,以为官清直而闻名于当时;其在地方为官则治尚朴厚,为民兴利除害,与民同乐。潘良贵因为耿介直言而仕途坎坷,但他不为富贵名利所动,不趋附权贵,自少至老保持始终如一的气节。潘良贵为政思想中合理、进步的成分值得我们深思。在治学方面,潘良贵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以礼法、道义为准绳时刻矫正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慎独自修,并且从书中研味圣人之意。他的“读书磨镜之喻”和“君子三戒说”流传甚广,对当时及后世学者影响很大。他与当时士大夫广泛交游,晚年沉醉于佛学,与僧侣来往密切,参禅礼佛。佛教思想对他的治学也深有影响。他以儒家内圣外王、兼济天下为抱负,以成为君子为目标,努力推行儒家思想。他的治学思想与为政思想也有一定的互动性,并互相交融,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