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文化背景下的高建群小说创作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西部一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千百年来,各个民族之间通过迁徙、贸易、通婚与战争等渠道,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格局,其中,底蕴最为深厚的农耕文化则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处于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创作,也彰显出多种的文化背景。陕西作家高建群生于渭河平原,驻守新疆阿勒泰草原五年,后近三十年生活于陕北,不同的地域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使他长期以来始终痴迷于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关系的思考,这种思考在其小说当中也有着明显的体现。因此,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高建群小说文本的分析,探讨多种文化并存下所呈现出来的特殊的人物性格与生活图景。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筛选出近年来研究高建群作品中较有分量的论文篇目,探讨已经取得的高建群小说研究成果,并分析研究的空缺之处,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阐述蕴藏高建群作品中的游牧文化因子。高建群有着驻守边地的经历,后又在陕北工作近三十年之久,这些地方曾是游牧文化的繁盛之地。其小说中的人物所呈现出的那种游历的渴望、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充满野性的抗争精神,正是受到游牧文化的影响。第三部分论述其文本中浓厚的农耕文化烙印。陕北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融合的地带,高建群多次以充满自豪的口气说“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来赞叹陕北人天性中那桀骜不驯的豪气和野性,然而,民族融合中农耕文化的沉淀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除此之外,高建群出生于渭河平原,这里是农耕文化深厚的区域之一,忠孝观念、家国意识与乡土情结与他有着天然难以割裂的联系。因此,农耕文化的底蕴是高建群无法摆脱的写作背景之一,这也是解读高建群小说的重要途径。第四部分分析高建群笔下众多的女性形象。高建群的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萨丽哈、黑白氏、丹华、兰贞子、大顺店到麦凤凰、祖母、顾兰子……这些独立自强的个体,在高建群的作品中已成为无法忽略的精神载体,她们具有大胆、勤劳、美丽等多种美德,成为沉重生活中亮丽的风景线与反抗命运的力量之源。应该说,高建群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比男性形象更为鲜亮生动,她们不仅有对苦难生活的反抗,而且是生活的从容歌者,不仅有着对传统美德的坚守与矜持,也有着少数游牧部族的自由与浪漫。第五部分为民风民俗的探讨。高建群对民风民俗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其陕北题材的小说中,他在陕北近三十年的生活经历使他熟稔陕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居特色的地域风俗不仅是对现世生活者精神面貌的反映,同时一些风俗讲究在中国亦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故而也是文化承袭的结果。纵观高建群的小说作品,那些意气飞扬的叙述无不似匈奴的烈马驰骋而过,他对游牧文化的痴迷使得他时时不忘对那遥远的历史作一番追踪,作一声长叹,其自号“长安匈奴”就可见一斑。然而,强大的农耕文化早已成了我们无法拒绝的大背景,其博大包容的特征铸就了其无处不在的历史现状,高建群的文学创作也是如此,尽管其一再的强调“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其也热衷于选取游牧之地与游牧之后作为叙述对象,但是浓厚的农耕文化背景也是不争的事实,游牧与农耕,深刻地交织在高建群的小说创作中。
其他文献
明代散曲有个显著特点,就是不避俚俗、常以口语入韵,所以为我们现代人研究明代语音提供了可靠的的共时语料。本文主要运用“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相结合的方法展
<正>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因乳房胀痛3天、发热2天就诊。查体:急性病容,双侧乳房上侧有肿硬结块,边界不清,压痛明显,皮肤红热。体温38.5℃;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0.49×
3月28日,"沪港人文交流周"在上海"88铜仁路"隆重开幕。活动的举办旨在通过幽默风趣的漫画,展现沪港情怀,从日常生活、电影、娱乐、饮食、人物五方面,带领参展者领略沪港双城魅力
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以及人工智能算法技术的冲击下,全球新闻媒体遭遇到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以及信任危机,一些新闻媒体或倒闭,或开始大幅裁员。但与此同时,也有媒体通过不断地
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作为高等教育体制中一种顶尖人才的培养机制,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尤其自2013年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以来,对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取得了显
如果将诗词的多样性阐释比作浩渺的海洋,那么本事无疑就是诗歌的锚,在意义的海洋中起着锚定的作用。本事是解读作品的一种方式,本事为读者提供作品背后的故事,本事为读者提供
本文采用eQUEST能耗模拟软件模拟某办公建筑能耗,并与实测能耗进行对比,分析引起实测能耗数据与模拟能耗数据差异的原因,为后续能耗模拟仿真应用的合理性、运营监测与仿真联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以下简称《大系》)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间的文学发展状况作了全面的总结,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学史料。《大系》的十篇导言对新文学发展的各个
本文首先将晚明时期的文言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对其面貌做了概述。晚明时期文言小说创作在唐宋传奇的基础上得以恢复和发展,人物塑造由平面趋向立体,叙述方式由单一趋
曾糙的《类说》,作为宋代的一部重要的类书,以其博约兼资、增知广闻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征引亦较多,但系统的研究却比较少见。笔者对曾慥的生平事迹,《类说》的著录情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