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所以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融资难。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基于核心竞争力、成本控制等因素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或生产型企业开始对物流等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我国物流市场竞争激烈,经常实施价格战来抢夺市场,但是却削薄了企业利润,而且物流行业高度分散,难以发展壮大,严峻的形势迫使物流企业拓展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物流企业开展融通仓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服务,将是广大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已越来越受各界企业的青睐。首先,本文在研究国内融通仓理论基础上,分析融通仓融资服务中的企业信用评估、质押物选择以及质押物监管过程,并定性分析在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该文在信用风险和质押物风险的评估上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融通仓服务中企业信用受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影响,由于传统信用评价体系的局限性,本文加入供应链运营因素,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评价模型评估企业信用水平,而后将新指标体系与传统指标体系的结果相比较,以证实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在质押物风险上,本文通过VaR法中的参数法客观地衡量出质押物在质押期内的价值风险,并给出相关检验指标以检验VaR值的合理性,质押物VaR值的结果也为物流企业制定贷款额度提供科学的依据。最后,本文以厦门速传物流企业开展融通仓业务为例,分析现有的融通仓融资的运作模式、服务流程以及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通过实证分析了模糊综合分析法在对客户企业信用评价上的应用,采用大量历史数据运用在VaR模型中以估算质押物的风险值,进行合理性检验,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该企业开展融通仓服务提出严格信用审核、限制贷款额度、加强质押物合规化检查等4个防范措施,以保障融通仓服务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