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课堂讨论教学行为的探查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mblossomm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讨论教学法自古有之,源远流长,2000年启动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提倡讨论教学法,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等。因此探查讨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行为以及这些教学行为效率的高低,不仅可以了解这种教学方法在化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实施现状,同时对提升中学化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笔者的研究发现,讨论教学行为中存在诸多问题,同时文献分析表明,目前对于化学教育领域中讨论教学行为的研究数量稀少,存在单一化、零散化、片面化等问题。为此,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教学行为的定义、特征进行了分析,对种类进行了划分,对课堂讨论教学行为的内涵、特征,功能进行了分析,对讨教学行为进行了分类,同时对课堂讨论教学行为的要素进行分析,建构了课堂讨论教学行为的结构,且分析了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查了化学课堂讨论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通过课堂实录观察、语言交流分析、教师访谈等研究方法探态了中学化学教师的讨论教学行为的现状,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选择江苏省扬州市、南通市、无锡市三个城市的三所学校的267名中学生作为被试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了解中学生对讨论教学法的认识以及化学学习中讨论教学行为的水平高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中学化学课堂中师生讨论教学行为水平高低的因素。然后结合实证研究中探知的影响因素以及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优化讨论教学行为的策略。研究结果如下:(1)师生认同讨论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学习知识印象等功能,但对讨论教学法的使用频率依然偏低。(2)对于讨论内容、讨论题呈现方式的选择都具有倾向性,讨论方式较为单一。(3)虽然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较为有效,但整体而言,教师语言引导行为有效性不高。(4)教师讨论组织行为涵盖面广,在学生不参与讨论时,教师能引导学生参与:在学生讨论过热时,教师能引导学生进行实质性讨论;在学生没有进行观点的交流与争论时,教师能进行引导、启发;在学生产生不同观点时,教师能引导学生交流整合;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能引导学生进行包容、倾听,但是教师的这种组织行为随意性大,往往是凭教学经验,毫无章法可言。(5)学生讨论中的参与行为有差异,不同的讨论任务学生参与度有差异,不同形式下学生的合作程度有差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差不齐,语言表达主动性不高,学生注重讨论结果的展示,但不敢质疑。(6)生成型讨论中师生情感体验强烈,教师的情感体验、情绪表现更容易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7)不同类型教师的讨论教学行为具有显著差异性。(8)讨论后的评价行为水平低,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方式单调。
其他文献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在历史学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文化,才能更清楚地认识现在,不再历史上重复出现的错误,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如果没有考古,不了解历史,将会犯
2017年年初启动的清理整顿“回头看”工作,已有一定成效。但是,至今仍有大部分省市没有完成验收工作,2018年3月又是一个时间节点,届时同类交易场所的整合工作将备受关注。$$在清
报纸
一台配装江淮1105型柴油机的拖拉机在运行中,突然出现一加油门,排气管就冒黑烟的故障,机车同时发出剧烈的敲击声。起初机手认为可能是喷油嘴雾化不良所致,于是将喷油嘴拆卸后进行
《汤姆叔叔的小屋》堪称黑人奴隶的血泪史,对抗议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废奴主义观点引发了一众奴隶制度拥护者们的疯狂抗议,但是,剧烈的抗议声也为其增加了受欢迎的程度,
本款多用型太阳能卡座,经过调查市面上还未发现类似产品。此报告先说明本产品的发明原理与创新性,其次说明本产品的技术关键点与使用价值,最后是与现在市场上其他传统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