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胶囊技术是一项用途广泛而又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它已经给许多行业带来了革新和进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概括介绍了微胶囊的定义、分类、芯材、皮材、制备方法、在纺织上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本课题通过选取两种皮材、两种芯材,分别合成缓释香精微胶囊,并通过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径、缓释性等测试,找出合适的合成条件,通过综合对比实验分别得出:
以聚乙烯醇为皮材、玫瑰香精为芯材、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醇醛树脂微香囊,研究了反应温度,皮芯材比例,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对合成的微胶囊形状、缓释性的影响;并通过粒径分布测试、FTIR测试分析了产品的粒径大小及结构。结果表明:在温度40℃,乳化剂:0.15 g,皮材和芯材比:2:3,盐酸1 ml,戊二醛2 ml的情况下反应3 h,可以得到中值粒径为47.77μ m的微胶囊颗粒。并得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增快,产物粒径增大,产物粒径大小不均匀;乳化剂和交联剂用量的增加都将使产物粒径减小,但太多的乳化剂使包覆效果变差,交联剂用量太多,缓释性变差;皮芯材用量比同样会影响微胶囊的包覆效果,适当的皮芯比使微胶囊既具有较好缓释性,又不浪费原料。
以油性薰衣草香精为芯材,以脲醛树脂为皮材合成微胶囊,并简化了合成方法,优化了合成条件,最佳合成条件是:皮芯比1:1,乳化剂Tween-80与Span-80比3:2,温度为50℃,反应终点pH值为2。此条件下合成的香精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33μ m,中值粒径为2.69μ m,包埋率在30%(32.03%)以上。进行芳香整理,放置在实验室两周后,仍然有芳香气味,缓释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