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格鲁波先生在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发表论文指出:“优秀运动员心理因素对技能影响占80%,生物力学因素占20%”。可见,在高水平比赛中心理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实践证明,如果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心理机能或心理素质不过关,即使身体素质、技术训练较好,也不可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众多心理机能当中,心理坚韧性是优秀运动员所具备的特性之一,它是一种综合态度、能力与情绪的反应。而运动员的羞怯心理是影响运动成绩发挥的潜在因素,过分羞怯或怯场会给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造成障碍,甚至会影响运动员的整个运动生涯。周毅刚和郭玉江认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是优秀运动员应对应激并保持兴奋状态的重要的外部资源。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确切的信念(或自信心),能使个体在某种情境中为了成功地完成某项特定任务,主动调动必需的动机、认知资源与一系列行动。梁九清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提高领悟社会支持度可相应地提高自我效能。方媛等人也发现:初中生的自我效能与运动成绩显著相关,较高的自我效能,可以促进其训练的兴趣、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提高他们的体能、心理素质和训练效果,增强其心理坚韧性。随着体育科技日益全面的渗透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当今竞技体育已演变得越来越激烈与残酷,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深刻认识到加强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在运动员纷繁复杂的心理问题中,如何有效调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适应大赛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的实际问题。多年来,优秀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其调适一直是体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竞技体育的后备军和未来的中坚力量,其心理问题和影响因素就成为了我们要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心理坚韧性、羞怯、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心理状态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提供实证和理论上的支持。本研究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探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心理坚韧性、羞怯、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男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主观支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但在其它各变量上性别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在各个变量上年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在羞怯总分上,非独生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在其它变量上差异均不显著。在自我效能感总分上,居住地的主效应显著。经事后检验发现,居住地在乡镇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得分显著高于居住地在农村和城市的得分。(2)羞怯仅与抗压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其它变量及因子间相关均不显著。心、理坚韧性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各因子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3)社会支持总分对心理坚韧性的预测作用极其显著,社会支持的三个因子中,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坚韧性的预测作用极其显著,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对心理坚韧性的预测作用不显著。(4)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坚韧性的预测作用极其显著。(5)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坚韧性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6)羞怯在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坚韧性间的调节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