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自我是对自我的延伸,是联系人们经济心理和行为的重要纽带。对经济自我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行为经济学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对中学生经济自我进行研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意识,培养合理的理财理念和经济行为,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相关研究等多种方法对中学生经济自我进行了系统的探讨。首先在对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编制了中学生经济自我问卷,然后对问卷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了中学生经济自我的构成要素,随后探讨了当代中学生经济自我的特点,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经济自我的关系,最后研究了中学生经济自我图式以及中学生认知编码的选择偏好。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中学生经济自我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结构,包括经济自我价值、经济自我能力和经济自我效能三个成分,经济自我价值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价值三个维度;经济自我能力由学习能力、目标能力、计划能力和自控能力四个维度组成;经济自我效能包括一般经济自我效能和特殊经济自我效能两个维度。(2)研究编制的中学生经济自我问卷的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测量中学生经济自我的有效工具。(3)中学生经济自我现状及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经济自我处于中上水平,在性别、生源地、年级和家庭经济条件等社会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4)相关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经济自我存在显著性相关。父母的积极教养方式与中学生经济自我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父母的消极教养方式与中学生经济自我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经济自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5)中学生存在经济自我图式,高、低经济自我水平者对经济词汇存在不同的选择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