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变暖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根据长期全球地面气温、海平面以及积雪面积等数据的器测资料指出,全球变暖已导致全球的降水发生重新分配。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西北地区,受地形的影响水汽来源受到很大的限制,降水稳定性差。从河西地区局部区域来看,河西地区东部区域年降水量和年降水日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同时,河西地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水分条件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限制性因素,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种植结构以及农业类型。因此,本文旨在分析近50年来河西地区降水均匀度和不同等级变化特征,以加深对河西地区气候变化状况的认识,从而为能够科学地指导当地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依据。基于国家气象局提供的河西地区13个气象站点1960~2009年的观测数据,计算各站点降水基尼系数,并合理划分了该地区降水等级,对降水均匀度和不同等级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全区范围内年降水变化不大,但是时空分布差异还是比较显著。从时间尺度来看,河西地区年降水量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偏低,步入21世纪以来,降水增加显著。从空间尺度来看,河西地区降水量变化突出表现在中东部地区。以张掖市一线为界,以西的地区降水较少,以东的地区降水较多,主要分布在乌鞘岭附近地区。2)河西地区降水均匀度也发生着变化,70年代以后,酒泉、鼎新地区基尼系数达到了0.75左右,21世纪以来,整个地区降水基尼系数有变大的趋势。此外,降水分布不均匀的地区也发生了转移,60、70、80年代降水不均匀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步入90年代,降水不均匀的区域逐渐转移到了中东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是较为显著的地区。从长期趋势来看,河西地区降水量均匀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波动依然会很大。3)从年际变化来看,不同等级降水日数都呈增加趋势;小雨、中雨的降水强度也呈增加趋势,大雨降水强度呈不明显的减少趋势;小雨、中雨降水贡献率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大雨呈微弱的增加趋势。从空间变化来看,不同等级降水日数以张掖市一线为界,以东地区降水日数较少,但是降水强度大,反之,以西地区降水日数多,降水强度小;小雨降水贡献率较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中雨、大雨、降水贡献率较少,主要在中东部地区。4)通过运用R/S对河西地区年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降水贡献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小雨和中雨日数亦呈增加趋势,大雨日数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小雨和中雨强度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而其贡献率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5)河西地区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由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引起的,其中降水日数影响更为显著,此外,从整个区域来看,海拔和降水量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