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弹性盘-柔性轴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il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装备制造的不断重视,在最近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中,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燃气轮机作为装备制造业重大设备,其容量不断增大,旋转速度不断提高,由于盘轴耦合作用引发的转子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弹性盘-柔性轴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首先利用模态综合法建立了多弹性盘-柔性轴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分析比较了弹性盘-柔性轴转子系统和刚性盘-柔性轴转子系统模型的固有特性的差异,得出由于圆盘弹性对于转子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的影响:盘轴耦合振动将使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随着自转角速速增大,其效果更加明显。在单弹性盘-柔性轴转子的基础上,分析了双弹性盘-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双弹性盘-柔性轴转子系统的固有振型,并讨论了双盘之间间距对转子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考虑到capone模型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数值精度,本文采用capone模型模拟滑动轴承的油膜力,并利用虚功原理和模态综合法建立了含有油膜反力的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使用Runge-Kutta方法对该滑动轴承-弹性盘-柔性轴转子系统进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计算,讨论了自转角速度对于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得出转子系统中不同点进入混沌状态的顺序。由于Muszynska模型具有较好的概括性及较大的适用范围,本文采用Muszynska模型模拟转子系统所受到的非线性气流激振力,通过虚功原理和模态综合法建立了受到气流激振力作用的弹性盘-柔性轴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使用Runge-Kutta方法对转子系统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讨论了自转角速度、偏心量、支撑刚度、支撑阻尼以及转子系统几何参数等对于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矢量力学的方法表述了受基础激励的悬臂旋转弹性薄板的空间位移,采用基尔霍夫薄板假设、哈密顿原理和梁函数组合法建立了受基础激励的悬臂旋转弹性薄板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正则摄动方法对悬臂旋转薄板在受正弦基础激励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弹性薄板振动的解析解,并利用差分法对薄板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对比解析解和数值解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解析方法的正确性。分析并得到了悬臂旋转弹性薄板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本文综合考虑了燃气轮机转子系统中常见的盘轴耦合特性、油膜力、气流激振力,建立了较符合实际工况下的燃汽轮机盘轴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和讨论了相关参数对于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受基础激励的叶片旋转薄板模型的动力学响应,对于燃气轮机转子系统中的力学问题具有较全面的概括和分析,对于燃气轮机的工程实际运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论文在综述了细观力学近十来年的发展状况有关的问题后,指出对裂纹尖端三维变形场的研究是细观力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也是各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论文提出了用特征点法结
学位
该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对潜体近波面运动非线性波浪力作为较为全面的研究.该文基于时域分析法,给出了自由面条件线性、物面条件在瞬时湿表面上满足的潜体作任意大幅运
该文就当前边界元法中的若干新方法进行了研究,这些新方法包括特解场修正方法、杂交边界方法、对偶互易方法等.总的概括起来,全文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特解场修正方法在普
对人类牙齿的某些疾病,如楔状缺损、牙隐裂、牙根纵裂等,力学因素证实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细致深入地考究咀嚼力、异常咬合力或横刷牙等载荷作用下牙齿内部的应力分布及其失
工程中的一大类问题可以归结为含接触/碰撞的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毋庸置疑,采用高效高精度的方法对多体系统接触/碰撞过程进行准确的动力学仿真是极其重要的。  在总结多体
该文首先从大颗粒的产生机理出发,在讨论电子和离子在直线型过滤装置中的运动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对直线型过滤装置过滤大颗粒的理论解释.理论分析表明,直线型过滤装置可以对
尼古莱·米哈尔尼楚克是世界最奇特的人之一,他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永远停止了心跳,但他却没有死亡,而是一直好好地活着--他成了俄罗斯惟一没有心跳的大活人.这一奇迹震惊了医
电力系统的大规模互联使得电网的复杂性日益提高,这在优化配置资源的同时,也极大增加了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使得由单一故障引发连锁反应而导致的大停电事故频繁发生。复杂系统理论可以从整体上分析大规模互联电网的动态特性,已成为研究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发生机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从电力系统连锁故障建模以及自组织临界态辨识两个方面对电力系统连锁故障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现有基于复杂网络理
电力工业的市场化进程对电力系统输电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电力系统区域间的输电能力,使系统在满足安全性及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满足各区域间的用电负荷需求,就成了当今电力系统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对可用输电能力及其相关要素做了介绍,接着对现有的基于确定型算法的各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优缺点总结。线性分布因子法虽然计算速度快,但是该方法没有考虑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计算结果不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