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奖惩”类动词,也就是奖励和惩罚类动词。奖励类动词是表示给与精神或物质的东西以资鼓励一类的动词;惩罚类动词是表示使错误或者犯罪的人受损失以儆戒的一类动词。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同义词词林》、《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等词典确定奖励类动词六个,惩罚类动词九个。 本文采用了分布分析理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配价语法理论对“奖惩”类动词进行了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平面的分析,从各个方面揭示“奖惩”类动词的个性和共性。 全文共分为四章,并附有结语。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简单介绍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理论和研究意义,语料来源和符号说明,相关研究现状。 第二章到第四章主要按照三个平面理论讨论“奖惩”类动词的语义、句法和语用三方面的特点。语义方面,首先从动词的基本语义入手,总结出它们的基本语义特征,然后对它们的语义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奖惩类动词的语义选择限制进行了分析,奖惩类动词的施事主语具有[+人]和[+准人]的语义特征,当事宾语具有[+人]、[+准人]、[+属性]和[+行为]的语义特征,另外,奖励类动词的受事宾语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的语义特征。 句法方面,对“奖惩”类动词的句法分布进行了详细考察。“奖惩”类动词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词可以带光杆名词、双宾语、动宾短语和兼语短语等,还考察了“奖惩”类动词带补语、动态助词的情况。充当主语时既可以是光杆动词,也可以是奖惩类动词的扩展形式。作宾语时,可以是一般宾语,也可以加形式动词作宾语。还考察了奖惩类动词作定语以及与语气词搭配的情况。最后,对奖惩类动词句模进行了分析。 语用方面,从强制性语义成分的语用变化、语体色彩、人称的使用和使用侧重点四个方面对“奖惩”类动词进行了考察。语义程度的轻重决定了语体色彩的使用和人称的使用。 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的内容,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及本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