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作孚科学教育思想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in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作孚(1893—1952),重庆合川人,名魁先,字作孚,同晏阳初、梁漱溟一道,被誉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乡村教育运动“三杰”。卢作孚不仅针对当时的传统教育进行了改革,而且创办了博物馆、图书馆和演艺中心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他的科学教育思想和实践为当时封闭落后、经济欠发达、科学不普及的西部地区打开了一扇了解科学、传播科学的大门,可以说,科学教育事业是卢作孚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其科学教育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不仅能丰富卢作孚的现有研究,而且能为我国当前农村教育及科技文化传播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借鉴,有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除了引言(第一章)和结语外,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二章介绍了卢作孚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首先,简要介绍了其科学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简述了影响卢作孚科学教育思想的人物与事件。本章试图从外部来分析和把握卢作孚的科学教育思想。第三章分析了卢作孚的科学教育思想内容与实践。本章分为卢作孚科学教育思想内容和卢作孚科学教育实践两部分,分别从教育地位,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和教育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对卢作孚的科学教育思想内容与实践进行了梳理。本章试图从内部来洞悉和了解卢作孚的科学教育思想。第四章的内容是卢作孚科学教育思想的特征及历史贡献分析。本章首先通过卢作孚与晏阳初和梁漱溟之间的科学教育思想的对比分析,试图归纳出卢作孚科学教育思想的特点;然后,本章进一步分析了卢作孚科学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第五章主要归纳了卢作孚科学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尽管卢作孚的科学教育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我们发现其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于是,基于前面章节的研究,本章总结了卢作孚科学教育思想的数个可取之处,并结合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试图归纳出其科学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历史启示。
其他文献
自类社会发展起伴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且此问题愈演愈烈。本论文由《老子》入手,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大方面入手,深入思考并分析中国哲学中提倡怀有“赤子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人数众多的科技大军中的群星和精英。他们把用毕生心血和聪明才智创造的优秀科技成果奉献给伟大祖国和全人类,他们的智慧才能是中华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