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肠炎病毒糖蛋白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xp10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又名鸭瘟(Duck plague,DP),是由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引起的鸭、鹅及多种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鸭瘟列为三类疫病,是当前危害我国养禽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其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鸭肠炎病毒被划分为疱疹病毒科未分属,直径160~180 nm,基因组大小约为150 Kb,由共价连接的独特长区(UL)和独特短区(US)组成,糖蛋白B由ul27基因编码,ORF全长3003 bp,含100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113.7 KDa。在所有的疱疹病毒中gB是病毒复制的必需糖蛋白,在病毒吸附、穿入和介导细胞间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gB也是宿主免疫反应的主要靶抗原,能诱导细胞免疫、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鸭肠炎病毒gB的功能仍不为人所知,而且鸭肠炎病毒gB的单克隆抗体还未见报道。本实验构建鸭肠炎病毒糖蛋白B(DEV-gB)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EV-ul27,以其为免疫抗原,联合盐酸布比卡因免疫BALB/c小鼠,建立筛选抗DEV-g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分离免疫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采用平均分布细胞法,经过3~4次克隆,最终共获得13株分泌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2G7、3D7、5G5、6A6、6D1、6E10、8A2、9B8、9F4、10H2、11A5、11B4和12G9。染色体数目介于92~110条之间,分泌单抗的亚类均为IgM型,轻链均为κ链。杂交瘤细胞经鉴定可在体外长期培养,并能持续、稳定的分泌抗体。利用Western blot实验对13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肽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G7、6A6、6D1、6E10、8A2、9F4和11B4均能特异性识别61~110 aa肽段;而单抗3D7、5G5、11A5和12G9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位于655~720 aa肽段。9B8和10H2这两株单克隆抗体与截短表达的蛋白均不发生反应,可能针对的是构象表位。通过Dot-ELISA检测单克隆抗体与天然病毒粒子的反应性,结果表明8株单克隆抗体可与天然病毒发生反应,分别为:3D7,5G5,6E10,6D1,8A2,9B8,10H2和11B4。采用微量细胞病变中和实验和空斑减数中和实验检测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活性,结果表明3D7、6D1、8A2、9B8、11A5和12G9有中和活性,中和3D7和6D1的中和效价为100,其它株为10。本研究制备了针对鸭肠炎病毒糖蛋白B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Western blot分析、与病毒的反应性和中和活性和进行了鉴定。把糖蛋白B进一步截短表达,可以用这些单克隆抗体对gB抗原表位进行分析;根据这些单克隆抗体与截短表达蛋白的反应性可以进一步确定天然gB具体肽段和抗原表位的功能;应用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方法,如间接免疫荧光和ELISA检测病鸭体内的抗体水平。
其他文献
针对土地储备来说,属于一种法定的城市土地交易模式,其具有的垄断性和权威性得到了确认.但是针对此工作的展开分析,其中依然还具有很多问题,各地土地储备业务的发展一定程度
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紧密素部分基因片段的克隆与表达参照GenBank中EHEC O157:H7(参考株EDL933)的紧密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紧密素部分编码基因e
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回暖和发展质量的提升,为金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在金融市场降杠杆、去嵌套、减通道背景下,市场回规理性,金融更多回归本源业务,托管行业爆发
禽源肠炎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可以通过食源性途径传染给人类。粘菌素(colistin)是一种常见的多肽类抗生素,目前是用于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最后的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开展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可促进园林绿化工程进一步稳定发展.在园林工程的经济管理中绿化造价是核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程质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