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肺部开胸手术术后疼痛的作用,从耳穴的诊断的阳性体征、阳性良导点揭示耳穴的诊疗意义,并从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不良反应、焦虑抑郁评分对耳穴镇痛的疗效行初步探讨,进一步检测患者术后的血浆β-EP揭示耳穴止痛的机制。方法将92例开胸手术患者用spss19.0软件随机分为实验组、安慰组和空白组三组。术前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耳穴视、触诊,使用耳穴探测仪进行探测,并记录分析相应的阳性体征和阳性良导点。三组患者均接受胸外科常规镇痛治疗,地佐辛10mg/次,早晚各一次;疼痛较重的配合盐酸丙帕他莫2g/次;必要时口服氨酚羟考酮1-2片。实验组贴压耳豆,选穴神门、交感、皮质下、脑干、垂前、胸等,于术前一天用耳穴探测仪找所选穴位敏感点,贴压耳豆,嘱患者按压5-6次/天,术后用耳穴探测仪测对应疼痛点加贴耳豆;安慰组选取与实验组相同的穴位贴压不带耳豆的胶布,同样按压5-6次/天;术后耳豆贴和胶布可保留三天。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分别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8、16、24、48小时的疼痛程度,并记录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术后8、72小时焦虑抑郁评分,记录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血浆β-EP的浓度。并对相应的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1)三组患者耳穴阳性体征、良导点比较P>0.05,总的阳性率达92.22%,说明耳穴阳性反应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良导点的阳性率在83.33%-94.4%,对耳穴治疗的取穴有着重要的意义;(2)三组之间VAS评分属于正态分布,经方差分析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VAS评分有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术后16小时、24小时、48小时安慰剂组与空白组之间比较无差别P>0.05;(3)三组之间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胸闷咳嗽、失眠症状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之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有差异;(4)三组之间血浆β-EP浓度属于正态分布,经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之间血浆β-EP比较有差异,两两比较,安慰剂组术后48小时与空白组术后48小时血浆β-EP比较无差别,P>0.05。空白组术后48小时与术后24小时血浆β-EP比较无差别,P>0.05。(5)三组患者焦虑评分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P<0.05,可以认为三组之间焦虑评分比较有差别,空白组与安慰剂组比较P>0.05,比较无差别。(6)三组患者抑郁评分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P<0.05,可以认为三组之间抑郁评分比较有差别,空白组和安慰剂组比较P>0.05,比较无差别。结论耳穴贴压可以通过提高血浆β-EP的水平、降低疼痛评分、减少不良反应,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肺部开胸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耳穴诊断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