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整理,分析出中风病风火上扰证的用药规律,并比较古今用药规律的异同,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风火上扰证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方法:古代文献检索《中华医典》(单机版,V5.0)中用于治疗中风病风火上扰证的方剂;现代文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维普)中1986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医药治疗中风病风火上扰证的文献。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6为古今文献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 Statistics26.0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再以SPSS Modeler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结果:检索《中华医典》(单机版,V5.0)中用于治疗中风病风火上扰证的方剂168首,其中包含中药205味,共涉及20个中药类别,累计用药频次达到1852次。其中,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依次为甘草、防风、羚羊角、当归、天麻、川芎、白芍、人参、菊花、钩藤;使用频次前3位的中药类别依次是平肝熄风药、解表药、清热药。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6个聚类组。当同时符合最小支持度为15%且最小置信度为75%时,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得到8条药对关联规则、13条3味药组关联规则、2条4味药组关联规则。检索现代文献共计578篇,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125篇,囊括方剂134首;共包含中药136味,涉及17个中药类别,累计用药频次达1382次。其中,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依次为钩藤、天麻、牛膝、黄芩、大黄、石决明、白芍、栀子、地龙、水蛭;使用频次前3位的中药类别依次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7个聚类组。当同时符合最小支持度为23%且最小置信度为80%时,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得到6条药对关联规则、13条3味药组关联规则、4条4味药组关联规则。
结论:现代用药规律分析结果显示目前针对中风病风火上扰证的中医药治疗主要以平肝熄风,清热泻火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搭配破血化瘀、开窍醒神等治法进行选方用药。在治疗中风病风火上扰证的过程中应注意养阴生津,同时可以合理使用补虚药以治本。古代用药规律与现代基本一致,但其较现代而言更注重解表药物的使用。
方法:古代文献检索《中华医典》(单机版,V5.0)中用于治疗中风病风火上扰证的方剂;现代文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维普)中1986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医药治疗中风病风火上扰证的文献。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6为古今文献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 Statistics26.0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再以SPSS Modeler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结果:检索《中华医典》(单机版,V5.0)中用于治疗中风病风火上扰证的方剂168首,其中包含中药205味,共涉及20个中药类别,累计用药频次达到1852次。其中,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依次为甘草、防风、羚羊角、当归、天麻、川芎、白芍、人参、菊花、钩藤;使用频次前3位的中药类别依次是平肝熄风药、解表药、清热药。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6个聚类组。当同时符合最小支持度为15%且最小置信度为75%时,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得到8条药对关联规则、13条3味药组关联规则、2条4味药组关联规则。检索现代文献共计578篇,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125篇,囊括方剂134首;共包含中药136味,涉及17个中药类别,累计用药频次达1382次。其中,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依次为钩藤、天麻、牛膝、黄芩、大黄、石决明、白芍、栀子、地龙、水蛭;使用频次前3位的中药类别依次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7个聚类组。当同时符合最小支持度为23%且最小置信度为80%时,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得到6条药对关联规则、13条3味药组关联规则、4条4味药组关联规则。
结论:现代用药规律分析结果显示目前针对中风病风火上扰证的中医药治疗主要以平肝熄风,清热泻火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搭配破血化瘀、开窍醒神等治法进行选方用药。在治疗中风病风火上扰证的过程中应注意养阴生津,同时可以合理使用补虚药以治本。古代用药规律与现代基本一致,但其较现代而言更注重解表药物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