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近年来,随着世界其他主产国大豆生产的急剧增长,中国大豆生产却增长缓慢。而另一方面,中国大豆需求增长迅速,使国内大豆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从1996年起成为大豆净进口国,且进口量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01年中国进口大豆1394万吨,占全球大豆总进口量的25%左右,2003年中国大豆进口已达到2000多万吨,远远超过国内大豆年总产量。因而中国大豆产业引起了中国政府、专家学者以及国外专家的共同关注。已有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大豆不具有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应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换取大豆的进口。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消费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不仅直接对植物性蛋白消费需求量会逐渐增加,而且随着对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量的增加和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必将导致对大豆蛋白饲料需求量的增长。尤其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对大豆的需求必将进一步呈上升趋势。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稳定市场的角度考虑,中国都应当保持大豆主要生产国的地位。随着大豆市场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中国大豆已经并将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世界市场竞争之中。由于各国各产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从国际分工角度看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产业竞争角度看竞争优势又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主要是资源禀赋条件及配置状况,而决定竞争优势的因素不仅包括产业内部的直接和间接因素,还包括产业外部的商业环境因素的作用。虽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较容易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较难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但这并不意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一定能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而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无法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因此,中国大豆在现有比较优势前提下,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优势,而要提高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弄清目前的竞争优势状况及其影响竞争优势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情况,以便采取积极对策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一、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一)研究目标和思路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首先,以现有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构建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然后,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变动趋势,全面系统地研究产业内部各种直接及间接因素和产业外部各种商业环境因素如何决定和影响中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构建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提高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主要以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然后,采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等,通过对大豆生产和贸易的比较分析,确定中国大豆国际竞争研究范围;通过对大豆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的比较分析,研究和探讨中国大豆产品国际竞争力发展状况;通过对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三个直接和间接因素因素(成本和价格、质量和安全、生产力水平)、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市场需求、相关和辅助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和政府作用的国际比较分析,研究和探讨中国大豆产品国际竞争力形成原因。最后,构造出比较系统的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提高中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客观依据。(二)分析框架第一,我们通过在世界范围内对大豆的生产和贸易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来具体明确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产品范围。通过大豆生产和贸易的国际比较分析,来具体明确世界各种大豆主要生产国或地区、主要出口国或地区,从而确定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国际比较范围。通过大豆贸易的国际比较分析,来具体明确世界各种大豆的主要进口国或地区,从而确定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市场机会和目标市场范围。第二,反映国际竞争力结果的实现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贸易竞争指数、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显示比较优势等,其中最主要的指标是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由于企业获利情况的统计资料较难获得,而且当主要分析国际竞争力结果时可以假定其所获利润与市场占有率为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主要用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来考察中国大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并进行国际比较。第三,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反映的是在国际竞争中所拥有的实力,或者是已实现的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解释变量。这些因素可以决定大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结果,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某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或不具有竞争力。影响大豆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很多,我们将主要从成本和价格、质量和安全、生产力水平等几方面分析其对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进行国际比较。第四,我们以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菱图”为理论依据,将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市场需求状况,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作为决定和影响大豆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环境因素,把政府作用和机遇作为决定和影响大豆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因素,把这些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作为决定和影响大豆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由于目前还很难探索到一种能将这一复杂系统综合起来,对大豆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和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因此,我们还是分别对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对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和影响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但研究中特别注意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二、主要研究结论(一)生产和贸易世界大豆产品主要包括大豆、豆粕和豆油。世界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发达国家、南美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大豆产量最大的国家,其次是巴西和阿根廷;中国是世界第四、亚洲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世界上其他大豆主要生产国包括:印度、巴拉圭、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等。与大豆生产的区域分布相比,世界豆粕生产区域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北美发达国家、南美、亚洲发展中国家、欧洲和波罗的海国家。美国是世界上豆粕产量最大的国家,其次是巴西、阿根廷和中国,其他主要的豆粕生产国家还有德国、荷兰、加拿大、墨西哥、日本、西班牙、印度。世界豆油生产区域和豆粕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北美发达国家、南美、亚洲发展中国家,欧洲和波罗的海国家。美国是世界上豆油产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巴西、阿根廷和中国,其他豆油主要生产国还有德国、荷兰、日本、西班牙、印度。世界和中国大豆产品贸易主要包括大豆、豆粕和豆油。中国大豆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比重在近几年比较大,豆粕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比重比较小;中国大豆、豆粕和豆油出口量占世界同类产品总出口量的比重都比较小。世界大豆出口量从1980年的2687.7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5301.3万吨,但实际上世界大豆出口量在20世纪80年代变化不大,出口量增长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增长更为迅速。世界大豆贸易主要集中在北美发达国家、南美、欧洲和亚洲。从大豆出口来看,主要集中在北美发达国家和南美两大大豆主要生产区域。中国大豆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较小,且经历了先增后减的过程:美国是大豆出口量最多的国家,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一直在50%以上,但整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降幅和降速比较大;巴西是第二大大豆出口国,大豆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逐年迅速递增:阿根廷大豆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比重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巴拉圭和荷兰的大豆出口量也比较大。从大豆进口来看,亚洲和欧洲是主要的大豆进口区域。中国大豆进口量在1980—2002年间逐年增加,1996年后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大国。除中国外,其他大豆的主要进口国有荷兰、日本、德国、墨西哥、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韩国、泰国、印尼、巴西等。世界豆粕出口量从1980年的1782.5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4466.4万吨,在20多年时间里世界豆粕出口量不断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来看还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增长速度更快。世界豆粕出口主要集中在北美发达国家、南美、欧洲和亚洲,南美是世界豆粕出口量最大的地区。阿根廷豆粕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在1990年前仅次于巴西和美国,1991—1997年超过美国但仍低于巴西,从1998年开始阿根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豆粕出口国,阿根廷豆粕出口量占产量比重从1986年开始一直保持在92%以上(除1996年为77.21%外);巴西豆粕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在1980—2002年间呈逐年下降趋势;美国豆粕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整体上呈现递减趋势;世界豆粕出口量较多的国家还有荷兰和印度;中国豆粕出口量波动较大;其他出口量较多国家还有比利时—卢森堡、德国。世界豆粕进口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世界豆粕进口国家比较分散,但进口量较多的国家主要有法国、荷兰、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比利时-卢森堡、英国、波兰、匈牙利等畜牧业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以及泰国、韩国、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但总体上是欧洲各个国家豆粕进口占世界比重趋于下降,而亚洲各个国家豆粕进口占世界比重趋于上升。世界豆油出口量从1980年的319.6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900万吨,世界豆油出口量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其增长幅度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大快于20世纪80年代。世界豆油出口主要集中在南美、欧洲、北美和亚洲。阿根廷在1986—1990年间成为世界第一大豆油出口国;巴西豆油出口量波动比较大,但是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在1980—2002年间均在14.9%以上;美国豆油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整体呈快速下降趋势;豆油出口量较多的国家还有德国、荷兰等;中国豆油出口量一直较少但波动较大。世界豆油进口的70%左右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世界豆油进口国比较分散,但进口量较多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印度、伊朗、孟加拉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中国豆油进口量占世界总进口量的比重变化较大。(二)国际竞争力从国际市场占有率,主要进口国市场占有率、本国国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的国际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中国大豆、豆粕和豆油的国际竞争力都很低,但相对而言,豆粕的国际竞争力高于大豆和豆油,而且上升趋势明显。世界大豆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家有:美国、巴西、阿根廷、巴拉圭、荷兰、中国等。其中,美国大豆国际市场占有率虽然逐年下降,但一直高居首位;巴西大豆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阿根廷大豆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仅次于美国和巴西;中国大豆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且波动较大,1980年为0.6%,1986—1990年达到最大为5.4%,1996—2002年维持在0.6%—0.8%。从大豆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大豆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豆粕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家有:阿根廷、巴西、美国、荷兰、印度、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玻利维亚等。其中,巴西、美国和荷兰的豆粕国际市场占有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阿根廷豆粕国际市场占有率1980—1990年之间仅次于巴西和美国,在1991—1998年之间超过美国但仍低于巴西,从1999年开始超过巴西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豆粕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且波动较大,从1980年的0.3%增加到1986—1990年间的7.0%后降到1997—2000年的0.1%,2001年也只有0.8%,2002年上升到2.4%。从豆粕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豆粕不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世界豆油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家有:阿根廷、巴西、美国、荷兰、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玻利维亚、西班牙、马来西亚、巴拉圭、中国、葡萄牙等。其中,巴西豆油国际市场占有率表现为小幅度波动变化:美国豆油国际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阿根廷豆油国际市场占有率迅速增加,在1980—1985年间仅次于美国和巴西,1986—1990年间超过巴西,1991—1995年间开始超过美国排名第一;荷兰和德国豆油国际市场占有率也较高,但呈下降趋势。中国豆油国际市场占有率波动较大,1991—1995年间平均值为1.0%,1996、1997、1998年分别为3.6%、9.3%、2.7%,以后逐年下降,到2002年变为0.6%。从豆油出口额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豆油不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从大豆、豆粕和豆油主要进口国从中国进口占总进口额比重变化中可以看出,世界大豆、豆油及豆粕的主要进口国是欧盟、中国、日本、墨西哥、韩国以及印度尼西亚等。中国大豆、豆油、豆粕出口购买国(地区)相对稳定,主要是亚洲国家(地区),朝鲜、中国香港、日本、韩国等。其中大豆在朝鲜的市场占有率最高,竞争力最强,但有下降的征兆,在中国香港和韩国的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但豆油、豆粕在这些国家(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均有很大幅度的下降,面临丧失竞争力的危险。中国大豆、豆油、豆粕虽然在日本和韩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在欧盟、墨西哥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几个进口大国的占有率却几乎为0,没有市场份额。中国已成为世界大豆、豆油和豆粕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中国大豆、豆油、豆粕进口的主要来源都是美国、阿根廷和巴西等世界大豆、豆油和豆粕的重要出口国,还有加拿大、欧盟、马来西亚以及印度等。从主要进口国进口来源来看,中国大豆、豆粕和豆油的国际竞争力都比较弱。中国大豆国内市场占有率比较低,而且从1980年的83.8%下降到2002年的54%。美国、阿根廷、巴拉圭、巴西大豆国内市场占有率都在90%以上。从大豆国内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国豆粕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仅次于阿根廷、美国和印度,但波动比较大,从1980年的100%下降到1997年的69.0%,1997年之后逐年增加,2002年为99.9%。阿根廷豆粕国内市场占有率在世界主要豆粕出口国中最高。美国、印度和巴西豆粕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较高,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家还有挪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其他国家的豆粕国内市场占有率都低于中国。从豆粕国内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豆粕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豆油国内市场占有率不高,在1980—2001年间出现较大波动,经历了先下降后升高的过程。中国豆油国内市场占有率低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巴拉圭、葡萄牙、西班牙、芬兰、挪威、泰国、希腊,但高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荷兰、法国、瑞士、印度和英国。从国内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豆油不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大豆的贸易竞争指数在1980—2002年间一直为负值,其绝对值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从1980年的-0.82减少到1986—1990年间的均值-0.22,转而又增加到2002年的-0.95,说明中国一直为大豆的净进口。美国大豆的贸易竞争指数最高,一直在0.98以上;巴拉圭大豆的贸易竞争指数也比较高,保持在0.95以上。阿根廷大豆的贸易竞争指数仅次于美国和巴拉圭,也表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巴西大豆的贸易竞争指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国际竞争能力在逐年增强。荷兰大豆的贸易竞争指数也一直为负,但其绝对值在逐年减小。从大豆的贸易竞争指数来看,中国大豆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中国豆粕的贸易竞争指数在1996年以前为正值,也比较大;从1996年开始变为负值,其绝对值也比较大,2001年贸易竞争指数变为0.45,2002年更是增加到0.96,说明中国在1996年以前为净出口,从1996年以后变为净进口,且进口量比较大,近几年出口增加较快,进口有所减少。世界豆粕的贸易竞争指数比较大的国家有美国、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印度、挪威,除挪威外,其贸易竞争指数均在0.70以上。从贸易竞争指数来看,中国豆粕国际竞争力有上升的趋势。中国豆油的贸易竞争指数在1980—2002年间一直为负,波动比较大,2002年贸易竞争指数为-0.90,说明中国一直是豆油净进口。阿根廷豆油的贸易竞争指数在1980—2002年间一直为1,在世界主要豆油出口国中最高,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芬兰、挪威、泰国豆油的贸易竞争指数都较大,2002年均在0.80以上。德国、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的贸易竞争指数也比较大,2002年均在0.70以上。从贸易竞争指数来看,中国豆油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三)直接和间接因素成本和价格1978—2002年,中国大豆成本呈现了一种持续上升、后下降并较稳定的趋势,而美国大豆成本90年代中期以前是在较频繁的波动中上升,自1997年以来出现较平稳的上升;两者都是1997年后趋于平缓变化的,只是变化方向不同。另外,中国和美国大豆的间接成本比例都大于直接成本,美国两者差距增大的趋势较中国的明显。通过对1994—2002年中国与美国大豆生产成本,按照官方公布汇率换算成人民币进行直接比较,发现中国大豆生产成本除个别年份之外均低于美国,且1997年以来两国成本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002年中国与美国的成本构成存在以下差别和特点:美国大豆生产成本高于中国大豆平均生产成本和中国大豆主产省生产成本,中国和美国大豆成本构成中都以间接成本为主。美国的直接生产费用仅低于内蒙古大豆的水平而高于中国平均和其他主产省的水平。从直接生产费用的构成上来看,主要是中国大豆生产的化肥投入较高,而美国的农药投入相对较高。美国的间接生产费用远高于中国平均以及主产省水平。从间接生产费用的构成上来看,美国的固定资产折旧和土地租金费用较高,中国的劳动力费用较高,税也较高。美国大豆单位面积生产成本高于中国平均以及主产省水平,也主要是其间接生产费用较高造成的。虽然美国大豆单位面积的产量比中国高,但中国大豆单位产品净收益和单位面积净收益均大于美国。中国大豆生产者价格指数在90年代初呈上升趋势,1996年增加幅度较大,之后有所下降。但与其它国家相比较,中国大豆相对于其它所有国家几乎均处于价格劣势,而且这种价格劣势上升趋势也比较明显。中国大豆的平均出口价格在1980—2002年间一直高于世界大豆平均出口价格,而且整体上有持续增高的趋势,除在1986—1995年间出口价格低于荷兰外,其余时间均高于其他大豆主要出口国的大豆出口价格水平。从大豆平均出口价格水平来看,中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价格竞争力。中国豆粕的平均出口价格在1980—2002年间经历了先低于又高于世界平均出口价格水平,1980—1990年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1—1995年间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1995年后(除2000年外)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2002年的情况来看,在豆粕的主要出口国家中,中国豆粕出口价格水平除了高于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印度以外,低于其他国家的出口价格水平,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能力。中国豆油平均出口价格除1980年外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波动也比较大,从1980—2002年间整体来看,在豆油主要出口国家中,巴拉圭、巴西、阿根廷、德国、美国、西班牙、芬兰、葡萄牙、泰国、希腊的豆油出口价格低于中国豆油平均出口价格水平。中国在世界主要的豆油出口国家中价格竞争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质量和安全中国出口大豆质量指数波动较大,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在1980—1990年之间呈逐年递减趋势,从1980年的1.00下降到1990年的0.88。而1991—2001年间呈逐年递增趋势,从1991—1995年间的0.90增加到2001年的1.40,2002年下降到1.15,从1998年开始,中国出口大豆质量竞争指数高于其他主要大豆出口国家。从整体来看,主要大豆出口国家大豆质量竞争能力排序依次为中国、巴拉圭、阿根廷、荷兰、美国和巴西。从大豆出口质量竞争指数来看,中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质量竞争优势。中国出口豆粕质量指数在1980—2002年间,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的过程,1998年达到历史最大值1.47,到2002年降为1.07。从出口豆粕质量指数来看,中国豆粕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质量竞争优势。中国出口豆油质量指数在1981—2002年间波动较大,但始终大于1,最大值为1999年的1.40,2002年为1.11。从出口豆油质量指数来看,中国豆油具有一定的质量竞争能力。中国现今已培育出了许多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但中国培育的是蛋白质和含油量两项混合的品种,而国外培育的是高蛋白或高含油量的专用品种。国外大豆的出油率在19%—20%,而中国大豆在16%—17%之间。在大豆原料价格基本一样的情况下,榨油企业加工进口大豆的利润率明显高于加工国产大豆。而且,国内的大豆收购企业需要从不同的农户收购大豆,品种混杂,难以保证质量。因此,许多大豆榨油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新型榨油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进口大豆作为榨油原料。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药物和有害物质残留、动植物疫病防治和检疫、农产品质量等级测定等方面都做到了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一致(有些已经超过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并有完善的监控体系。而中国的情况是只有出口农产品能达到国际标准或进口国标准,国内市场还是较低的标准,药物、有害物质残留和动植疫病防治、检疫等监控工作也主要针对进出口产品进行。因此国内市场由于农药、抗生素和兽药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致使动植物食品中药物和有害物质残留问题严重,加之某些检疫性疫病时有流行,动植物疫病防治和检疫工作漏洞较大,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这不仅严重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及出口市场的稳定和扩大,而且按着SPS协议规定也无法限制世界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生产力水平中国大豆单产不仅相对于玉米、稻谷和小麦的单产增长缓慢,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大豆主要生产国相比较,单产水平增长也非常缓慢,使得中国大豆单产水平不仅长期以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大大低于其它大豆主要生产国。从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的比较来看,中国大豆单产仅比亚洲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高。2003年世界平均大豆单产为2261千克/公顷,比中国高30.1%,大豆总产量排在前三位的国家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单产分别为2248.1公斤/公顷、2790.1公斤/公顷、2803.4公斤/公顷,分别比中国大豆单产高29.4%、60.6%、61.4%。我们以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为因变量,各生产要素(劳动力、各种物质投入、技术)为自变量,选用双对数模型。对中国1990—2002年的分省数据、对大豆主要出口国美国1997—2002年的分产区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各种要素投入对中国和美国大豆生产力水平的影响程度,模型中考虑投入要素价格变化因素的影响,引入地区虚拟变量(按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划分),假设技术水平是随时间均匀提高的,采用逐年递增的处理方法(1990、1991年依次赋值1、2……)。通过各种生产要素对大豆生产力水平影响的比较,我们看到中国大豆生产力水平仍有提高的潜力,但要提高同等程度的生产力水平,中国比美国需要更多的要素投入,这样会增加中国大豆的生产成本。另外,由于中国大豆生产的化肥和劳动力费用在成本中占的比例很大,远远高于美国,而中国大豆的生产函数表明化肥和种子投入对大豆生产力水平的影响程度略高于同等的其他要素投入,因此大豆生产投入的方向要以增加种子等的投入为主,适当增加化肥投入,加快与其他投入配套支持措施的建设,达到在相同单产水平的条件下,减少成本支出,或在相同生产成本条件下,提高单产水平,从而进一步降低大豆单位产品成本,增强中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四)深层次因素——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对于大豆作物来说,其生长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中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等的大豆主产区基本都具有适合大豆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因而可以认为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形成各国大豆优势的重要前提,但具体的生产要素条件则是影响大豆优势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均耕地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国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等国的水平。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人均粮油消费量的不断增加,耕地资源的短缺将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粮油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国的四种土地密集型的主要粮食产品中,由于大豆相对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等高产粮食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低,尤其与主要争地粮食品种玉米相比较的比较收益明显低下,因而其发展受耕地面积有限的制约更为显著。当生产资金投入差异不大,而且不是主要制约因素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者在选择种植某种作物时,考虑的是单位面积作物的经济收益,只有满足了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原则,生产者才会考虑种植。我们选取中国大豆三大主产区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的黑龙江、河南和安徽三省,通过对大豆及与大豆竞争使用稀缺资源(耕地)的其它作物进行收益比较分析发现,三个主要的大豆生产省份,大豆的每亩净收益除比小麦略高外,均低于其它几种主要作物。农民在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下,当然不愿意种植大豆,而扩大其它收益较高的作物面积,以求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获得最大收益。从中国和美国各种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利润比较也可发现,中国大豆单位面积利润在多数年份低于玉米和稻谷,而美国大豆的单位面积利润在多数年份高于玉米和稻谷。相对有利的农产品比价关系也是阿根廷大豆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大豆生产比较收益低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大豆比其它粮食和油料作物单产低,尤其是与同为饲料原料,具有一定替代性的玉米相比单产更低;另一方面,中国四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小麦和玉米都已建立保护价制度,而只有大豆没有制定保护价。因此,虽然大豆的生产成本较低,但因其在单产和价格上的不利程度超过了其低成本的有利程度,从而导致其净收益较小。中国灌溉农地占农地总面积的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等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国,低于一些欧盟国家和印度等。但总体来看,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抗御灾害能力较差。中国成人文盲率指标仅比印度好些,低于所有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国;中国中学毛入学率增长速度很快,但仍低于除了巴西、泰国和印度之外的所有其它大豆主要出口国;中国大学毛入学率和每10万居民中大学生数量是所有大豆主要出口国中最低的。劳动力素质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教育经费不足,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也是所有大豆主要出口国中最低的。与其它大豆主要出口国相比较,中国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总体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它不仅不利于大豆的快速运输,也不利于市场信息的快速传递。中国从事研究和开发的高级人才和研究经费相对比较缺乏。国内市场需求在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家中,中国大豆消费构成最复杂,其它国家都比较单一;几乎所有国家豆粕消费都只是用作饲料:中国、阿根廷、美国等豆油消费比较单一,而荷兰、巴西等豆油消费构成比较复杂。在世界大豆产品主要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家中,除中国和印度人均年豆油食物供应量还在以较快速度增长外,其他国家都已经开始呈下降趋势或增长缓慢。也就是说,除中国和印度外其他国家均已经或将要进入市场饱和阶段。中国是世界上人均年大豆食物供应量最多的国家,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已经从1970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说明市场已经进入饱和阶段:世界其他大豆主要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家中,除了巴西人均年大豆食物供应量增长较快,并且从1980年开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外,其他国家都很低。世界大豆产品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因大豆产品消费结构差异较大,因此来自各种大豆产品的营养成分差距也较大。相对来说,主要取决于各国人均消费的大豆和豆油数量的多少。由于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大大高于豆油,使得大豆人均食物供应量较多的国家每日人均来自大豆产品的蛋白质也相应较高。因而中国人均来自大豆产品的蛋白质大大高于其他国家,巴西和加拿大等也比较高。相关和辅助产业中国大豆单产增长缓慢的原因可能包括:国家政策不利于大豆的生产发展;大豆生产条件恶劣;大豆科技投入不足,技术推广不力。尤其在品种改良、基础设施改善、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大豆单产的长期增长。有限的中国农业科研投资主要投向了水稻、玉米和小麦等高产粮食作物。各地在作物品种推广中也把重点放在对粮食增产明显的玉米、水稻和小麦品种方面。全国玉米、水稻和小麦品种已经更新了几十次,但大豆主产区的许多农民仍在沿用几十年前的老品种。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大豆遗传育种、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发展较快,尤其是育种,不仅扩大了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抗病虫害新品种,还选育了一些高蛋白质和高脂肪含量的新品种,而且大面积推广基因改良品种(GMO),这种GMO大豆可以帮助生产者减少杂草,减少使用杀虫剂并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大豆单产很高。中国虽然80年代以来在大豆育种、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一般认为中国大豆品种的改良落后于美国和巴西。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植业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中国农用生产资料国际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一直高于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等,但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农业机械以及农业拖拉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虽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除了高于阿根廷和巴拉圭,2002年与巴西相当外,明显低于美国和德国,与加拿大差距也很大。中国肥料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很高,但全部肥料和各品种的进出口贸易情况都是进口量大大高于出口量,尤其是磷肥和钾肥的差距更大。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国美国、阿根廷、巴西、欧盟等的肥料贸易也都是进口量大于出口量。中国农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在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国家中只低于美国和德国,但与美国和德国相比较差距还很大,其它国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很低;中国杀虫剂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经历了由下降到上升的过程,一直明显低于美国和德国,但高于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等;中国除草剂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呈上升趋势,高于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等,到一直明显低于美国和德国。相对而言,美国、阿根廷、巴西和荷兰的大豆产品的出口结构优势比较明显,中国、巴拉圭、比利时—卢森堡的情况居中,其他国家较差。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大豆加工业与其他产业一样得到了很快发展,传统豆制品生产逐步走上自动化道路,豆乳及豆乳粉生产发展迅速,大豆油脂工业水平稳步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研发出现良好势头,功能性大豆食品的研究开发也具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中国大豆加工业与国外,尤其与美国相比较也还存在以下问题:企业规模小,产品品种少,经济效益差。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造成环境污染。产品加工深度、精度不够,难以抵挡国外产品的冲击。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在世界所有大豆主要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中,中国农户生产规模是最小的。中国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的耕地面积只有0.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更是大大低于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等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国的水平。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导致农业生产规模过小、机械化水平低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等,都严重制约了中国大豆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此外,由于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大多数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产销一体化组织,只能独自分别进入市场,不仅市场竞争能力弱,也较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近几年来,虽然中国大豆加工业中的大型企业迅速发展,但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大型企业很少。尽管近年来中国农户组织化程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中国农户生产者组织化程度总体上来看仍然较低,2000年底,产业化带动农户数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5%。受农业生产力水平以及农民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大豆生产者组织化程度与大豆主要出口国相比较还相对较低。由于不能实现产销衔接,优质优价,农民发展专用大豆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优质品种区域布局、标准化保优栽培技术等措施难以落实,影响了专用大豆产业化的发展。(五)深层次因素——政府作用大豆产业特性及其相关政策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来克服市场机制的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通常是改善贸易条件和降低市场价格的周期波动幅度。从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国的情况来看多数国家都是多方面努力,来改善农业相对于非农产业的不利贸易条件,或通过本国农业贸易条件的改善来提高大豆的国际竞争力。为了克服大豆比较利益低于非农产业的弱质性,欧美在乌拉圭回合协议达成前主要采取直接价格支持措施,乌拉圭回合协议达成后开始逐渐转向采用直接收入补贴;为克服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疫病容易发生等,发达国家都对农业的环境改善、疫病防治和根除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中国近年来才刚刚开始对大豆生产者进行直接支持补贴。为克服大豆生产的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使之适应大规模的加工和销售的要求。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国不仅从产业组织上选择了适应本国特定资源状况的组织形式,而且适应特定产业组织形式发展的需要,政府也都进行了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中国到目前为止,无论行业协会还是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规模都非常有限,覆盖农户的比例也很小,尤其是政府对行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力度不够(包括政策、法规和资金等)。受生物本身生理特性的制约,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对市场价格的反应具有滞后性,如果任凭市场机制自行调节难以使农产品供给及时追随市场价格的变化,造成农产品短缺和过剩的效应放大,从而会产生蛛网效应。农产品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政府应采取宏观调控手段,促进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并通过宏观调控手段维持市场体系的良好运行。目前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国,都拥有健全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即既包括农产品及其生产要素的现货市场也包括农产品及其生产要素的期货市场(或远期交易市场)。使生产经营者不仅可以利用其来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也可以根据价格变动随时调整供求,从而起到规避或减小价格波动风险的作用。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也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中国因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间较短,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各种农产品现货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不能很好适应期货市场发展的要求,使得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不能很好发挥;另一方面中国对种子、化肥等各种生产要素还存在较大程度的行政干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更为滞后。大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许多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教育、科研、技术推广、道路、水利设施等,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投资或相应的支持措施来解决。虽然在发达国家,非政府公共投资农业科研的比例不断上升。但政府和私人对农业科技投资的领域界限分明,私人投资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容易受到保护、市场潜力大、产品市场开放程度高、以产前和产后农业技术为主的应用性研究;而政府则逐渐加强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知识产权不易得到保护、技术难以物化、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几乎都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尤其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低于其它所有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甚至低于世界上最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数),政府财政投资占农业科研投资比例虽然高于美国和欧盟国家,但与几个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科技投资不足还表现在农业科技投资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地位大大低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科研)的财政投入不足更为严峻。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和应用,从而影响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大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需要有政府等组织或机构作为介于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第三方,来公正地对农产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等级进行认定,实施有效的监督,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消费者传递公正的农产品安全卫生和质量等级信息,从而有助于克服经验性商品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灵。中国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监控工作由多部门管理,各部门分别独立工作,使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监督检验工作衔接较差。由于国内农产品市场还没有健全而完善的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控体系,更没有介于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对上市农产品进行全面的权威认证工作,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多年来美国农业部的农产品分级系统紧跟市场步伐,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目前美国农业部的农产品分级服务不仅对产品进行认证,还对生产过程进行认证,创造或促进了名牌产品的发展。大豆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只有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才可能减少或消除对外部环境的危害。从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国的情况来看,除了中国、阿根廷、印度等属于发展中国家外,其他多数为发达国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直接影响了国家政策措施的差异。很多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加快制定和实施有关农业环境工程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更加重视保护环境和食品安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采取措施来迎合世界农产品主要进口国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中国虽然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政府农业政策措施的国际比较从生产者支持水平的国际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总体对大豆的生产者支持水平偏低,个别年份为负值,最高年份也明显低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最低水平。从财政预算支农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农业支持总量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并不算低,甚至可以说是相对比较高的。但如果从财政预算支农占农牧业总产值比例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财政预算支持农业的水平就相对偏低。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农业支持水平低,甚至多数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基本上没有对农业进行支持,农民反而每年还要承担上千亿的税费负担。从分类生产者支持政策来看,在WTO规则允许的12种“绿箱”政策措施中,中国仅使用了六种,远低于其它大豆主要进出口国。中国近些年对农业的综合支持量一直低于WTO农业协议允许的水平。从政府对大豆生产者支持结构的国际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农业补贴支出少,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小。中国属于“绿箱”措施的农业补贴支出很少,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很低,中国“黄箱”措施的农业补贴支出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23%,而同期美国和欧盟对本国农业的补贴(包括“绿箱”补贴、“黄箱”补贴和“蓝箱”补贴)分别占到农业生产总值的50%和60%。中国农业补贴措施种类少,对农业的影响程度低。在“绿箱”补贴措施中,其他国家所采用的保险补贴、休耕等资源停用补贴、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等在中国还是空白,中国刚刚启用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对农民主要采用价格支持等间接补贴,农民得到的补贴是间接的,从补贴中使农民得到的利益在效果上不明显。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国,其大豆期货市场的发育都比较完善。使生产经营者不仅可以利用其来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也可以根据价格变动随时调整供求,从而起到规避或减小价格波动风险的作用。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也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例如,美国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利用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功能,来提升美国大豆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国大豆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一直备受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目前正在上市交易的期货合约有大豆和豆粕,期货交易所也正在准备上市豆油期货合约。通过与国际成熟期货市场大豆期货价格变动情况以及国内现货市场大豆价格变动情况的比较,我们发现中国大豆期货市场已经比较好地发挥了预期市场的作用和发现价格的功能。中国大豆期货市场也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尤其是相关市场发育需进一步完善。健全和完善的市场信息系统是大豆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是克服大豆因生产周期长而导致的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的影响的有效途径。虽然我国农业及大豆市场信息系统有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仍比较低,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存在总体规模较小、地域分布不平衡、信息的标准化和时效性较差、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低等问题。再加上中国的农业生产者及大豆种植者规模小、经营分散、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大豆种植者自己的协会组织等原因,使政府信息和其它市场信息很难及时迅速地转递到生产经营者,导致农户的信息化程度相当低。多数发达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健全和完善市场信息系统,并重视政府信息源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很好衔接。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国际贸易政策通过影响国内大豆市场与国际大豆市场的一体化变化,从而影响大豆的国际竞争力。关税和配额对进口国的大豆生产者有利,从而有助于提高进口国的大豆在国内市场竞争力;但关税和配额将使出口国的大豆生产者受损,从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