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贡献巨大。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甚至祸及实体经济,从而引致了更为恶劣的经济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大国都身陷经济危机的阴霾中。为克服难关,中国政府提出要通过扩大内需的方式,来提振中国社会经济。并投入了高达4万亿元的一篮子投资计划,用于刺激内需。而这4万亿元中的大部分正是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中。然而,就在中央以及各地政府准备投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的“前夜”,杭州地铁工地发生重大坍塌事故,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这沉重的血的代价背后,反映了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短期化、急功近利、不计成本、重复建设、赶工期、质量毛糙等,这些弊病的存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因此,在中国扩大内需、以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大背景下,研究中国地方政府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行为,具有深刻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涉及到诸多利益主体的参与,这必然会使投资、建设参与人之间在投资政策、项目、资金等利益上的争夺与博弈。论文由杭州地铁坍塌事故引发思考,尝试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上的决策、动机以及行为展开了分析。论文的中心思想是: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存在着一条较长的纵向委托——代理链,在这条委托代理链上,存在着公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承包商、监理方等多极主体的参与,但由于各主体间的利益偏好、目标函数、效用函数等并非总是一致,必然导致链条上的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争夺与博弈。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全过程中,以地方政府为核心,存在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地方政府与辖区内微观利益主体之间在投资政策、投资资金、投资项目、监督管理、激励约束、利益补偿等方面纵横交错的博弈关系。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政策优惠、投资份额及投资补贴率上的博弈;地方政府之间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及转移支付上的竞争;地方政府与项目建设方的监督管理博弈;以及地方政府与辖区内微观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与此同时,论文总结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问题的原因所在,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提出了关于完善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