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国家公共支出管理宏观改革与地方公共支出管理改革之间相互协调配合的角度把握西藏公共支出管理的改革问题,需要处理好各种矛盾:宏观和微观的矛盾、管理手段规范和管理手段落后的矛盾、经济比较发达和经济不发达的矛盾、财力充裕和财力紧张的矛盾。同时,在阐述宏观调控手段时,提出西藏充分利用国债资和其他专项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建设,从而达到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的目的。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经济社会均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因自然条件恶劣,加上其经济在封建农奴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西藏作为地方政府,有其完备的政府管理体系,其财力与职能之间严重不对称,中央财政补助收入占其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80~90%,公共支出在其资源配置中占有主导地位,就我国省级民族自治区而言,西藏极为典型。研究西藏地区公共支出管理问题,对西藏社会经济的稳定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特点决定了其公共支出管理改革具有更大困难和挑战性。
通过对公共支出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西藏公共支出具有绝对数增长较快、占GDP的比重较高、消耗性支出占公共支出比重呈现出上升趋势、公共支出额与中央财政补助额密切相关等基本特征。同时,-也可以看出西藏公共支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公共支出的范围和支出结构不合理,存在着“越位”问题——负担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由市场承担的支出,存在着“缺位”问题:对文教科卫事业的投入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问题——行政管理费支出占公共支出比重过大、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水平偏低;(2)预算约束力不强,频频追加不断,预算成了摆设;(3)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西藏公共支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客观原因,但是根本原因在于支出管理上的漏洞:(1)预算管理中存在着弊端,主要包括:首先,在预算编制环节,存在着制度落后的弊端。延用过去的基数法预算,部门预算的多少取决定于基数及职权的大小,而不是职能的需要,亟需改革。其次,在预算执行环节,存在着预算软化的弊端。预算编制的不科学导致经常性地调整预算执行,在预算执行调整中,领导者个人及单位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又影响预算的执行,形成恶性循环。在预算的法律形式上,其约束力不强,人大对预算的审批、监督流于形式,预算的制约机能不健全。(2)国库管理制度中存在着弊端。现行体制下,各单位均在银行开设多头帐户,既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又容易诱发腐败。(3)分散采购制度中存在着弊端。预算下达的资金到达单位后,由单位自行采购,从而使政府的采购对销售商形不成拳头力量,因此,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采购中易产生腐败、难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西藏公共支出管理的改革原则及其框架。(1)民族地区的公共支出管理改革不同于其他地区,其改革的基本原则有所不同:民族地区比较落后,可以大胆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存在着复杂的民族问题,稳定和发展不可偏废;通过制度创新、制度规范作为改革的根本动力,通过制度机制起作用;市场是公共支出改革的目标,虽然民族地区目前甚至将来只能由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但应有意识地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西藏地区公共支出框架的构建。西藏消耗性支出应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公共秩序和安全,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经济建设支出和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则包括企业亏损补贴、财政价格补贴、社会保障支出等。(3)规范西藏公共支出范围。在经常性支出方面,公共支出可以分为保证国家机构有效运转支出、部门事业支出(纯公共产品性质的事业支出和部分准公共产品的事业支出)、调节居民和地区收入再分配部分的支出。在投资支出方面,公共投资包括满足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非盈利性投资需要的支出,自然垄断产业(铁路、供电、自来水、城市规划等基础产业和城市公用事业等)和风险产业或高技术产业的补贴支出。
西藏公共支出管理改革的设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支出管理改革的重点应以“部门预算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三项制度为核心进行支出管理改革。(1)在公共支出范围确定以后,应当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调整政府公共支出预算范围、优化公共支出结构。首先,政府财政应逐步退出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着重投向涉及国计民生的在大型公益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维持性支出范围要有所调整和缩减,对公益性事业应保障其资金供应,对经营性的则逐步推向市场;对准公益性事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最后,对属于公共支出范围内的领域,也应利用财政政策和经济手段,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2)政府预算改革建议。摈弃以“基数法”为基础的预算编制方法,确立以“零基预算,,为基础的部门预算的概念。部门预算支出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两部分,前者是在考虑部门一定差异的基础上(不同性质的单位分不同的定额档次)带有共性的运转支出,后者是不同部门的个性支出。部门预算改革的内容,首先应当延长编制预算时间,为细化预算、科学编制奠定基础;其次,以部门而不是按资金性质为基础编制预算;再次,编制综合财政预算,即预算既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也包括财政预算外专户核拨的资金,还包括部门其他收入;最后,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每年均从零开始审视部门的预算。(3)政府采购改革建议。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具有客观必要性:我国加wTO时已就《政府采购协议》谈判作了承诺、实施政府采购有利于消除分散采购中的腐败、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就西藏而言,首先应当建立健全与政府采购相关的制度体系,其次应当完善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体系——设立政府采购管理委员会、政府采购执行机构和仲裁机构。(4)国库集中收支改革建议。实施国库单一帐户制度后,因减少了财政资金在单位的沉淀,从而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益;由于单位不得再随意开设其他帐户,消除了预算外资金产生的温床,从根本上解决预算外资金问题;财政部门加大了对资金使用的监控,解决了财政部门与支出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国库集中收支制度的核心是:各支出部门不再设置存款账户,也不组织会计核算,而是把此项事务集中于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将工资打入个人信用卡,将政府采购支出直接支付给供应商,除此之外,单位仅少量日常运转资金。(5)“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建议。“收支两条线”产生的根源可追溯到1980年,国家同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逐步漫延到行政单位,进而产生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进入九十年代,国家对“三乱”进行了清理和规范,逐步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是一项政策措施,但它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三项改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公共支出管理改革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6)宏观调控手段改革建议。一般而言,宏观调控是中央政府的权力,但地方政府同样可运用这一手段实现自己的目标:可积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调整、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也可以直接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支出结构等实现自己的目标。由于宏观调控具有积极的意义,政府可以通过市场手段、直接支出手段、公共管制手段、财政自身的自动稳定机制发挥作用。就宏观调控的内容而言:西藏可以充分利用国债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的建设,从而达到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税收政策管理不是公共支出管理改革的内容,但是国家给予了西藏非常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税收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西藏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公共支出管理改革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增加社会保障、救灾、科教等重点领域的,既可以成功拉动西藏内需,又可以为其社会经济发展增添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