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饶宗颐被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前往天竺古梵文研究中心作学术研究,得以游历印度、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泰国等国度。在异域文化与风土人情的冲击与浸染下,写下了《佛国集》共四十七首诗。这本诗集用旧体诗记录异域行旅,一首五律,四首七律,一首五古,二十六首七绝,十五首七古,且在诗里行间兼有考据,才情横溢,学问渊博。研究《佛国集》这样一部当代人创作的古近体诗歌,十分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代诗人的旧体诗创作情况。这其中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更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文以其小序中的“以新天下人耳目”为切入点,从诗歌内容、诗语的承与创、苏诗与饶诗的对比及其艺术境界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佛国集》之新创,探寻它的文化艺术价值:第一是对《佛国集》内容的研究。因其涉及到许多南亚、东南亚的地名,首先要做的是对地理地名的梳理,并将其按照内容的相似性归类。再根据内容的不同,从生活游历、古典表达、异域感思三类中分别挑选有代表性的诗作进行细致分析,以观饶宗颐对异域风情的抒写特色。第二是对《佛国集》创作手法的研究。其最有特色的三个创作手法大致有二:其一是自注与考据,饶诗多有自注,除了必要的字词解释之外,便是考据。其二是佛语诗化,饶宗颐佛学造诣很高,恰当地运用佛教语言或是佛教典故来描写景物或是抒发情感,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第三是用(次)东坡韵,全诗用东坡韵的有六首,次东坡韵的有九首,虽有相似处,但苏诗与饶诗在语言风格、物色的选取、以及诗歌结构,乃至意境上都是有所不同的,可从诗歌的语言、结构、意境来比较分析其异同。第四是对《佛国集》诗境的研究。这部分是基于前两部分的细致分析,是更具概括和归纳性的总结。饶宗颐意在为诗界指出“向上一路”,这是需要一个“形而上旨意”的指引,可以从诗歌境界中窥得一二。通过对诗歌“形而上与说理于景”“诗画相生与中外共情”“佛道思想与天人合一”三个方面的分析论述,大致把握其“向上一路”的艺术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