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苏南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研究——以江苏省同里镇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rri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城乡规划法》的正式实施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提出,都说明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任务。其中,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状况对农村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我国的土地资源紧张,耕地总量非常稀少。但近年来农村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土地浪费的情况不容乐观,处于经济发达区的苏南地区更是如此。因此,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的研究对于指导农村发展建设、解决人地矛盾、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战略性意义。因此,本文以江苏省同里镇为例,致力于苏南地区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的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通过构建合理有效且具可操作性规划策略来节约土地,优化农村建设用地的布局和结构,更进一步科学的指导我国农村发展建设。   本文首先从我国城乡统筹的的宏观背景入手,分析这一背景下农村建设用地的现状特征。并通过对同里镇的实地调查,在分析其建设用地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总结了其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剖析影响农村建设用地要素的基础上,提炼出对其影响较为深远的经济、社会和规划等方面的影响要素,并分析了这些要素对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不同方面的影响机制,从而提出同里镇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的具体目标和针对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的规划策略。   同时,规划的实施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这其中包括土地制度、宅基地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的制约。在现有制度约束下,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利用困境重重。论文针对上述制约因素,从土地、宅基地管理、户籍制度和公众参与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积极推动苏南地区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利用。   最后,关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其他文献
我国建筑耗能量已占社会总耗能的1/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能耗所占比重还将继续上升,而在建筑中应用太阳能技术是降低建筑能耗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几年来我国各地中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水系的空间保护和利用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城市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将其市区范围的水系作为城市空间整治的重点对象。本文以中国城市建成区
混合居住模式是基于解决居住空间分异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住区发展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的价值观,本质是社会和谐、社会和经济平衡发展在居住上的体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历史性战略工程,农村住宅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但农村住宅相对城市住宅而言还是缺乏专业的指导,建
2008年北京奥运会把体育场馆的建设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以及现代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都对奥运场馆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上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及构筑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背景下,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要性凸显。内蒙古主要的生态类型为草原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草原城镇的绿色空间是维护
本文研究的汉长安城遗址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遗址的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针对其文物资源优势及各项价值的利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汉长安城遗
本文首先论述了可控式外遮阳构件对于上海公共建筑外围护洞口处节能效益的优越性。为进一步提高节能效率和增加可控式外遮阳构件作为消费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增加市场开发和推广
景观建筑的历史可谓源远悠长,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开始建造景观建筑。从数千年前南美洲纳斯卡平原上的大型地画、古埃及的金字塔,到中世纪哥特教堂、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建筑,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