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农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基塘景观日益衰落,影响了区域的生态安全。本研究运用面向对象分类方在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中对顺德区土地利用分布现状进行了提取,并分析了2015年顺德区土地利用类型和各镇/街道的景观类型空间结构分布现状与空间异质性,借助1979年、1987年、2000年和2015年的4景遥感影像分析基塘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变化规律以及演变模式。引入相关系数分析人文驱动因素和自然驱动因素对基塘景观格局空间演变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政策驱动因素,探讨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人类活动对基塘景观格局演变的正负驱动作用,从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塘景观在顺德区呈聚集态空间分布,主要集中于中部的勒流街道、西南的杏坛镇以及均安镇等;整体景观格局呈现景观类型比较单一,林地和耕地等景观的破碎化严重以及建设用地占主导优势的现象。顺德区各镇/街道中,均安镇的基塘景观破碎化最为严重;进行高标准基塘整治后的杏坛镇基塘景观面积最多,约占总基塘景观面积的30.5%,分布较聚集且每个基塘斑块都具有较大的规模。(2)在时间序列上,1979-2015年建设用地景观的增加导致了基塘景观和其他(林地、耕地等)景观的减少,顺德区的基塘景观从1979年的41687.9 hm2减少到1987年的36370.6 hm2,2000年略有增加,2015年只剩下15861.5 hm2,大致呈现逐渐减少趋势。表明快速城市化下,顺德区外围的基塘、林地和耕地等农业用地成为了被建设用地侵占,致使其面积减少。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以基塘等传统农业萎缩为代价。(3)在空间分布上,从1979-2015年顺德区的景观空间变化经历了基塘景观和其他(林地、耕地等)景观占主体—东部、东北部的其他(林地、耕地等)景观逐渐被建设用地景观侵占—建设用地景观开始全面侵占,基塘景观和其他(林地、耕地等)景观数量略有增加—建设用地景观已全面覆盖这4个变化过程。建设用地景观的侵占从顺德区外围逐渐扩散到整个顺德区,表明顺德区的城市化是由外部开始实现的,原因是与广州、佛山和中山市接壤,受周边区、市城市化影响大。(4)从1979-2015年顺德区基塘景观格局时空变化模式主要有聚集—分散模式、非均衡减少模式和局部—全局模式三种模式。(5)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显示,农用地面积与人口数、GDP、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呈显著的负相关,是导致基塘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对基塘景观格局空间演变起着负向的空间驱动作用。影响顺德区基塘景观演变的自然驱动因素如气温和降水为非主要驱动因素。各种政策指导下的人类活动对基塘景观的影响,既有正向驱动作用,也有负向驱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