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目前四肢血压同步测量常被用来诊断外周动脉血管相关疾病,也被用来预测冠状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严重程度等。本研究旨在比较四肢血压同步测量与传统单肢体血压测量方法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98名高血压患者。使用一台欧姆龙血压计分别测量右上肢或右踝,用四台欧姆龙血压计同步测量四肢血压。每种测量方法各测两次,每次测量间隔时间2分钟以上,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最终收缩压或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为脉压差。采用Excel 2013进行数据输入,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MedCal 15.8进行Bland-Altaman一致性分析。结果:1.四肢血压同步测量测得的右上肢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分别略高1.9/1.5(0.4)mmHg,与单独右上肢测量的血压值相比,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而脉压差无统计学意义(p=0.218)。两种血压测量方法的相关系数为收缩压(R=0.979)、舒张压(R=0.973)、脉压差(R=0.950),均呈高度正相关;两种血压测量方法的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收缩压(-10.6,6.8)mmHg、舒张压(-7.4,4.4)mmHg和脉压差(-9.2,8.4)mmHg。2.四肢血压同步测量测得的右踝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分别略高1.9/0.5(1.5)mmHg,与单独右踝测量的血压值相比,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脉压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4;p<0.001)。两种血压测量方法的相关系数为收缩压(R=0.979)、舒张压(R=0.979)、脉压差(R=0.923),均呈高度正相关。两种血压测量方法的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收缩压(-11.5,7.6)mmHg、舒张压(-5.7,4.8)mmHg和脉压差(-10.2,7.3)mmHg。3.不同性别组的两种方法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在RASI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联合用药四组中,虽然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不同,但两种血压测量法的差值及血压差指数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血压同步测量较单肢血压测量的收缩压高出约1.9mmHg,在高血压疾病诊断和高血压患者服用药物后的血压评估中不推荐四肢血压同步测量替代单肢体血压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