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缩写、改编或续写往往决定了文学作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传播和接受。《鲁滨孙飘流记》在法国等的西方社会和华人世界的传播很好地揭示了这一现象。最早的《鲁滨孙飘流记》法译本和中译本不约而同地对笛福的原作进行了修改。不同的改动都是为了满足各自环境、时代和特殊读者群体的要求和需要。而与此同时,这些最初的译本最终都极大地改变了读者的阅读趣味和接受方式。借助翻译,《鲁滨孙飘流记》先是在西欧,其后在世界范围进一步传播,并逐渐成为一种带有教育性质和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特殊文类。这一发展趋势事实上发端于卢梭的《爱弥尔》,他在该书中提出的设想启发了后来的作者——例如卡姆佩(J.-H. Campe)、威斯(J. R. Wyss)、凡尔纳等——将鲁滨孙式的故事应用于教育目的,同时也不断向他们提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在写作中处理好故事性与教育性的关系。在不断被加工和传播的过程中,鲁滨孙的故事在二十世纪取得了文学神话的地位。当代的许多作家,比如法国的米歇尔.图尼尔和美国华人后代汤亭亭,都在鲁滨孙的身上看到了一种西方现代性的象征。尽管他们对鲁滨孙故事的处理各有不同,但他们都将对现代性的思考和自身的经历融合在写作中,从而产生了一批对《鲁滨孙飘流记》更为精巧的改写作品。这些作品进一步延续了原作的生命力,也显示了故事原型本身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