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快节奏的消费社会来临,读图时代的到来,文本即使内蕴深厚,也不得不给图像让路,经典文本大多没有逃脱被视觉化图像化的命运。当代文学面临的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学的生存压力问题,以及文学逐渐依附于商业利益、生存快乐的时尚审美理念等问题,从专业化到生活化,从文字化到图像化成为文学的当代生存状态。在文学失去轰动效应并逐渐“边缘化”的文化背景下,家世显赫却遭逢“乱世”,在血腥和炮火笼罩的“孤岛”文坛大红大紫的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却被大量改编成影视作品,再次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她的人生传奇而漂泊,她的小说从沉寂“消失”到被“重新发现”。岁月变迁,从个性而为的小说到面向大众的影视剧,时光已经给文学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无独有偶,香港才女作家李碧华的许多作品也被众多导演相中而搬上荧屏,并广为流传。究其二者作品的畅销原因,在于她们小说的世俗化、女性化的价值取向,以及远离政治、远离宏大叙事,在主流文学之外的“另类”特色,符合大众文化的娱乐、媚俗、趋利的审美品味。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版图上,都市文学一直都是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上海和香港都是充满魅力的都市,自然会成为许多作家争相描绘的对象。张爱玲和李碧华就不约而同地关注着这两个城市,她们都以展示都市人性作为小说创作的目的,并都选择了女性的独特视角,分别对都市作着传奇性和神话式的书写与展示。本文试图从她们创作的题材、叙事策略、及与电影成功联姻等这几个大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其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独特性出发,探究其作品在大众消费时代具有恒久魅力的原因,并借以探求文学的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