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档期,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剧烈的经济波动会阻碍经济健康发展,降低经济增长质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重要目标就是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但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控是否真正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如果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促进效果不佳,其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调控效应?需要结合我国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基于上述背景和问题,本文利用1952-2014年的年度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调控效应进行了分析。首先,在理论回顾与评述基础上,对财政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稳定性的调控机制进行了分析。其次,考察了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演变历程,并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及其波动性分别进行了趋势性相关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利用H-P滤波法对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进行计算,在Feder(1982)总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实证模型,并采用VAR模型、协整方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两大政策的调控效果。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得到的研究结论主要有:(1)理论研究表明,财政货币政策是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调控工具,不仅可以通过需求侧作用于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可以通过供给侧作用于经济的稳定增长,但主要是通过需求侧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发挥调控作用。(2)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性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负向的作用比较明显;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性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投资的波动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通过协整方程可看出,财政支出的波动系数为负,不利于经济增长稳定性。这主要是因为:长期来看,财政政策会产生挤出效应,现阶段在制定政策时对挤出效应并不能进行合理预估,造成经济调控的过度或者不到位,不利于经济增长稳定性;同时缺少对政府行为必要的制度约束,财政预算体系不完善以及相关制度薄弱,会出现经济调控失控和政府行为的随意性,也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而货币供应波动性的系数为正,表明长期内,货币政策能促进经济增长稳定性,有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在协整方程中,投资的波动性系数为负,因此长期来看,投资的波动不利于经济增长稳定性。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政府投资在社会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加之各级政府受到政绩的影响而产生投资冲动,导致政府投资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盲目投资,加剧经济波动,降低经济增长稳定性。(3)从短期来看,货币政策不利于经济增长稳定性,货币供应具有外生性,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调控存在较长的时滞性;财政支出的剧烈波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从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来看,货币供给量的系数为负,因此从短期来看,货币供应波动对经济增长稳定性存在负向影响,同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对货币供应波动的影响系数并不显著,说明在短期内我国货币供应具有外生性,货币供应并不能根据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水平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货币供应促进经济增长稳定性的效应存在较长的时滞性。财政支出波动对经济增长稳定性有负向作用,说明财政支出波动在短期会加剧经济波动,降低经济增长稳定性。由于财政支出对产出的影响比较直接,因此财政支出的剧烈波动将会较快地导致经济增长稳定性水平的降低,同时在趋势分析中可以发现,我国财政支出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一直较大,反映出财政政策在使用力度和频率上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因此应避免过度使用财政政策引起的剧烈波动,注重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4)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更加稳定和显著,短期来看,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也十分突出,效果要强于货币政策。通过方差分解的结果可见,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贡献程度在短期内要小于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贡献度,而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作用更加显著,因此需要注意二者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协调配合。基于以上结论,论文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有:第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完善财政预算体系,加强财政监督与管理,加强政策效应预测工作,及时评估“挤出效应”和政策时滞。第二,加强货币供应量总量控制,采取灵活多样的货币政策工具,提高其定向调控能力;深化市场金融制度建设和市场化改革,提高央行独立性,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能。第三,实现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健全经济波动预警机制,提高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反馈的时效性。本文的特色在于:运用H-P滤波法对经济增长稳定性指数进行推算;然后在Feder(1982)总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实证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