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袤的两湖地区,分布着无数多姿多彩的乡土建筑,其中湘鄂西土苗地区滨水聚落街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湘鄂西土苗地区位于大武陵山脉,其包涵鄂西南与湘西两个区域,这里地势繁杂、地貌多样,陆地交通不便,对外联系少,自古以来,该区域即是少数名族聚集区域,尤其以土家族、苗族、汉族居多,多元文化的共存铸就了该区域显著的个性,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聚落街屋空间形态更是极具地域性,其背后蕴含着早期先民巧夺天工地的营造技艺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择居观念,对于当今乡村建设以及地域建筑设计具有启示意义。对于湘鄂西土苗地区滨水聚落街屋空间形态的探析,本文先对湘鄂西土苗地区滨水聚落的生成背景(包括历史沿革、自然环境、文化习俗、社会经济概况等)进行探寻,以此为基础,聚焦街屋所处的聚落形态(街屋所处大环境)、街巷空间(街屋的外部空间)以及街屋空间形制三个方面,通过对多个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测绘,结合口述史、地方志展开探索:湘鄂西土苗地区聚落形态,从聚落构成元素、形态类型以及空间序列三个部分展开探析,并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促使聚落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力求呈现聚落空间形态的多样性;街巷空间,通过街巷的功能、空间结构、空间构成以及空间界面,立体化地展开论述,意在把握街屋外部空间形态的丰富性;街屋空间形制则围绕其功能划分、空间组合、空间序列、建筑类型以及结构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究,感知先人营建街屋空间形态所展现的智慧性。全文由宏观的“街屋所处聚落环境”到微观的“建筑单体本身”,层层深入,对该地聚落街屋空间形态进行全面的探析。鄂西南与湘西土苗地区紧密相邻,“山同脉,水同源”,相近的区位环境、频繁的贸易往来、共融的多元民族文化使得这两个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构筑了湘鄂西土苗地区浓厚的地域文化与璀璨文明。通过对其滨水聚落街屋空间形态的探析,透过物质形态,发掘内在价值,这对当下如火如荼的乡土聚落更新营建以及地域性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也为今后的设计实践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