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EB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对比不同感染状态下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成人EBV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47例EBV感染成人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患者EBV特异性抗体、DNA结果将其划分为三组:EBV感染再激活组、急性感染组、既往感染组。EBV感染再激活组分别与急性感染组、既往感染组进行比较,应用SPSS软件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经K-S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M(P25,P75)表示其分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临床特点:247例成人EBV感染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134例,男女比例为1:1.19。发病年龄在19-87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8.86±12.37)岁。2.EBV DNA检测结果:247例患者中有175例EBV DNA 阳性,EBV DNA 总阳性率 70.9%,男性 EBV DNA 阳性率 83.2%(94/113)高于女性60.4%(81/134),性别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5,P=0.000)。3.EBV抗体检测结果及临床分组:根据EBV抗体四项结果,统计出11种不同的EB V抗体组合模式,其中以VC A IgG伴EBNA IgG阳性模式的检出率最高,为44.9%,余10种模式占比55.1%。结合EBV血清学抗体及DNA检测结果,将247例患者分为:EBV感染再激活组(155例),急性感染组(26例),既往感染组(66例)。4.组间临床特点对比:EBV感染再激活组患者男85例(54.2%),女70例(45.8%),年龄19~87岁,平均年龄为(48.95±12.75)岁。急性感染组患者男12例(46.2%),女14例(53.8%),年龄19~86岁,平均年龄为(48.42±10.86)岁。既往感染组患者男16例(24.2%),女50例(75.8%),年龄19~87岁,平均年龄为(47.98±12.06)岁。EBV感染再激活组与急性感染组之间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675,P=0.411),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t=0.576,P=0.566),EBV感染再激活组与既往感染组之间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62,P=0.000),EBV感染再激活组男性比例远高于既往感染组,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t=1.065,P=0.288)。三组临床表现均以发热最常见,此外,EBV感染再激活组及既往感染组依次为肺部改变,淋巴结肿大等;急性感染组依次为腹痛腹泻,肝脏肿大等。5.实验室检查对比:成人EBV感染肝功能多为轻度受损,少数发展为重度肝损伤或肝衰竭,ALT升高患者中EBV感染再激活组84例(54.2%),急性感染组15例(57.7%),既往感染组0例。EBV感染再激活组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肌酐、LDH、CK-MB、CRP均明显高于既往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EBV感染再激活组的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LDH均明显低于急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6.EBV感染再激活组及既往感染组患者主要就诊科室为:感染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等;急性感染组主要就诊科室为感染科,肝胆胰内科等。EBV感染再激活组患者胃肠内科、肝胆胰内科就诊率低于急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V感染再激活组患者胃肠内科就诊率低于既往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出院诊断对比:EBV感染再激活组、急性感染组、既往感染组患者均涉及多个系统受累。在各组中,除EBV感染的临床诊断外,EBV感染再激活组中,诊断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急性感染组诊断主要包括结肠炎,肝损害等,既往感染组诊断主要包括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论:1.成人EBV感染无年龄相关性,但男性EBV DNA 阳性率高于女性。2.成人EBV感染多为EBV感染再激活或既往感染,且EBV感染再激活组以男性多见。3.成人EBV感染易合并多系统损伤,急性感染组更易出现肝功能受损,EBV感染再激活组少有消化系统损害,更易出现感染指标升高。4.成人EBV感染多就诊于感染科、肝胆胰内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等科室。5.EBV感染再激活及既往感染可存在于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