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资料解释中提取多属性方法主要集中在单项技术上,比如均方根振幅、自相关、相干体属性、三瞬技术等。对提取之后的属性如何根据每一种属性自身的特点,做进一步的处理而得到新的地震属性,仍然需要对不同工区做进一步的研究。借鉴信号理论知识,提出了叠合、差值、乘积和级联等物理含义简单、但又比较讲究数据匹配和显示的新的地震属性,也就是复合属性,级联属性不同于上述的复合属性,它是对地震属性逐级求取地震属性的过程。级联属性的基础属性有多种,通过对鄂北工区不同三维区块的研究,基于高分辨率的时频分析的级联属性往往有很好的地质效果。多属性分析技术和时频分析都是地震资料解释中的重要步骤,通过常规多属性分析方法的应用说明低分辨率在薄储层预测中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对于薄储层而言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高时频分辨率时频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分析所得的参数开展谱分解等处理,进而进行多属性分析及基于波阻抗的分频反演等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预测能力,体现了级联属性的意义所在。本文回顾了地震谱分解技术、多属性分析技术、以及级联属性分析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概述了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本文研究了主频较低的时频分析技术,通过研究不同时频分析方法的理论和试验计算,对比了多种时频分析方法的应用效果,将Gabor变换、改进后的广义S变换、平滑Wigner-Ville分布谱分解技术应用在鄂北地区薄储层。利用Gabor变换。广义S变换、消除交叉项后的平滑Wigner-Ville对二维叠后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了不同频率的频率切片,由于目的层中有煤层的强干扰,为了寻找油气资源的低频阴影,就要利用煤层具有高能量强反射的特点,需要对高频信息预测砂体分布,为储层预测提供了技术保障。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工区域地质特征及储层特征,本文对三维工区的预测难点做了介绍,并针对此区域低分辨率薄储层的地质情况,说明了多属性分析技术的局限性,用基于谱分解处理后的切片储层预测、相干断裂描述、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以及分频处理后的反演预测,来说明级联属性的优势。为了体现级联属性的优势,我们研究稀疏脉冲反演、相干算法等。首先利用稀疏脉冲反演的特性,对地层进行稀疏处理,提取出对应地层的真实反射系数,使得反演的结果更加逼近真实地层信息;其次,地震资料横向和纵向的信息十分丰富,我们利用谱分解处理后的曲率、倾角、相干的综合属性来检测微断裂,丰富了地震相干的属性内容,更好的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横向和纵向的分辨率;再次,为了进一步说明基于高精度时频分析的谱分解级联数据对于薄储层的识别有更好的敏感度,将井点处谱分解后的高频数据切片数值与该区域的有井位信息的薄层段砂体厚度进行相关分析,级联属性切片振幅与所钻遇砂体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正相关特征。这就说明经过谱分解处理后的高频段级联属性切片可以预测该地区4米及以上砂体,这样的精度远远超过了常规多属性分析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