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保治理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成效显著。但是,基层环保治理模式仍然未能打破政府单向管理的格局;企业等市场主体基于成本考虑,参与基层环保治理的认识不足、行动缺乏;公众等社会主体长期以来由于主体意识薄弱,参与基层环保治理的动力不足、渠道不畅。本文以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道环保治理为例,对转型期基层环保治理展开研究,文章在结构上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介绍研究背景,梳理文献,界定主要概念,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分析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部分,基层环保治理理念的探析。在治理理论的指导下,从主体、方式、特点和目的四个层面全面剖析了基层环保治理的内涵,进而论述转型期实施基层环保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考察观澜街道环保现状进而探讨转型期基层环保治理实现路径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道环保现状考察。选取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道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对观澜街道环境污染现状、基层环保治理情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考察。 第四部分,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道环保治理不善的原因分析。根据观澜街道环境现状尤其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观念认识、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机制等方面剖析等方面剖析基层环保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五部分,转型期基层环保治理的实现路径。具体提出转型期实现基层环保治理的实现路径,即:治理主体结构要从“政府独唱”到“政群合唱”、从“环保分治”到“环保共治”转变;治理整理模式要从“环节独立”到“环环相扣”、从“一地多制”到“一视同仁”转变;治理保障机制要从“单向度”到“多向度”、从“单一化”到“多样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