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以奇瑞进入巴西为例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5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积极推进改革开放、“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我国汽车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现如今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汽车行业逐渐趋于平稳。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汽车行业一直由合资品牌和国际著名品牌主导,所以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国内市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因此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想要寻求新的增长点,就必须突破国内市场的限制,在各方面尚不具备“走出去”的条件下,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在国际市场谋求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各方面尚不完备,所以选择的投资东道国主要是一些新兴经济体。鉴于我国自主品牌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欠缺,对于东道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等缺乏深度了解,所面临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也逐渐呈现出来。而这样的东道国的汽车行业往往处于空白或者刚起步状态,所以在关于汽车行业的法律法规体制等方面存在着不足。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我国自主品牌车企走出去的风险,以致自主品牌车企海外投资收益甚微,甚者破产倒闭。  本文从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理论出发,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走出去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四种风险来源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了我国自主品牌车企对外直接投资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并结合奇瑞投资巴西的案例,具体分析自主品牌车企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从中获得启示并提出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要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继续加大国家
山西票号和英格兰银行作为各自国家金融革命的代表机构,其发展轨迹和路径选择深受本国制度环境影响。对此本文拟分六部分就中英两国政府层面的正式制度供给对两家金融机构发展
激励机制的完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建国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激励机制经历了长期嬗变。在建国初的全面推行核算制时期、从“大跃进”到“文革”期间的“鞍钢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