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金融公司、电商系消费金融平台及小贷公司由于不能向公众吸收存款,寻找低成本资金来源就成为他们的一个重要需求。商业银行传统利润空间逐渐收窄,主动寻求向大资管的经营转型已成为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需积极探索融资方式的创新。可以看出,从发行数量规模到发行机构等,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以下简称ABS)处于试点之后快速发展阶段,相关法律法规等日趋成熟,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已经进入常态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参与主体机构呈现多元化趋势,资产证券化发行机构由原有的国有银行,延伸到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金融租赁公司,甚至到互联网金融机构。基于前述分析的背景下,可以看出当前中国正处于金融改革时期,资产证券化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相对己经非常成熟,而在我国,资产证券化仍处于正在起步的阶段。我国资产证券化在很多领域都还缺乏发展经验。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系统研究,逐步分析了其作为全新融资方式的意义,得出主要观点,即:(1)ABS的本质在于融资的过程中,融资主体的资质不再是交易风险控制的决定性因素,取而代之则是以ABS基础资产的现金流作为风控的主导因素。也就说融资主体自身资质情况不是很好,仍可以凭借自身持有的优质基础资产进行融资,融资后自身资产负债率也不会升高;(2)ABS业务模式中的真实出售或风险隔离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即使在融资主体出现兑付压力乃至破产时,只要投资人持有的基础资产质地完好,都不会对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产生不利影响。(3)对于以基础资产质地情况作为融资风险控制核心要件的ABS业务来说,小而分散、产权清晰的底层资产是最适合发行ABS的基础资产,因为小而分散的资产本身就有利于分散风险,同时由于资产产权清晰,发行后在私募市场可以很好的规避非法集资规定中关于不得将权益进行等额拆分和公募市场银行理财投资标的非标额度的限制,合规性有保证,更有利于募集社会资金。(4)小而分散优质底层资产的形成对于ABS业务的良性发展,规模快速有序扩张至关重要。(5)大数据风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小而分散的消费金融业务问题。以小而分散为根本特征的消费金融业务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成本效率与资产质量无法兼顾,按照传统风控的思路,往往关注借款主体的收入、资产,面签面核、核心估值等,整个过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效率无法得到保证,操作风险更无法有效控制,对于优质基础资产的形成非常不利。大数据风控技术的出现,使得消费金融的发展成为可能,进一步促进了ABS业务的快速发展。总之,ABS业务的风险隔离、真实出售的特点,也为消费金融业务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资产流转,进而解决融资方和投资方在主体资质、资产规模腾挪、资金成本、风险资产耗用等方便的问题。本文通过以下思路,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相关论点:(1)论文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说明了本篇论文的题目选取背景以及相关方法在整篇论文写作思路上的运用。(2)论文第二章与第三章介绍了消费金融、大数据风控以及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这几个词作为本篇论文的主要词汇,贯穿论文通篇,对这几个概念的解析,可以充实本文的研究论点。(3)论文的第四章讨论了资产证券化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应用,结合具体案例,对相关论点进行分析。(4)论文的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论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资产证券化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