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银行业国际化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间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自由化与国际化遂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努力的目标,近来跨国企业活动的迅速扩大,对国际金融业务的需求也日益成长,且一个不断向外扩展的经济必须同时拥有国际化的银行体系相辅相成,因此,面对国际金融的新趋势及台湾地区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可能面临的竞争冲击,台湾地区银行业国际化势必将成为金融体系未来发展的一股潮流。  虽然台湾地区的银行业仍具有多项优势,包括:机构家数与金融市场成长快速、金融交易规模的快速增加、创投业的发展活跃、台湾地区整体物价相对稳定、外汇存底丰沛、社会超额储蓄、逾放问题有明显改善、金融监理一元化使台湾金融监管效率获得提升等。但相对而言,也存在许多劣势方面,包括:银行业因官方过多保护以及金融自由化政策缺乏适合配套措施使其国际整体竞争力相对不足、台湾银行业普遍规模仍然较小、银行业同构型较高且多缺乏创新能力、国际金融专业人才较为不足、缺乏国际化银行业务的相关经验、新金融商品种类相对不足以及企业大量外移导致银行客户逐渐流失等。  无疑地,为了提升台湾地区的银行业的竞争力,推动国际化必须有适切之机制,也需要有金融监理法令的健全化,加强风险控管机制,并提升人才素质等都是台湾地区金融业在推动国际化时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本文在分析IMD对台湾地区银行业所进行竞争力的评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分析台湾金融业的现况、台湾金融业所具有的优劣势,以及赴大陆地区发展的可行性等,作者并从扩大银行金融业务、扩大金融业规模、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加强国际经营管理能力及业务创新能力等面向为台湾金融业迈向国际化提出些许的建议和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目前学术界关于制造业集聚及空间转移问题的研究综述,认为对于“制造业空间转移与区域经济差距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可研究的视角,并鉴于众多文献从宏观或中观角度研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作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变化。跨国公司投资的活跃和不断升级,相关的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理论也不断发展,但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