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感病毒长期以来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因为感染宿主范围广,且病毒频繁发生变异,容易在人群中引起流感的流行,而被列为流感监测工作的重要目标。2009年在全球造成流感大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就是一种新型的猪源甲型流感病毒。目前而言,以流行病学监测为基础,对易感人群进行免疫保护是目前降低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对近几年上海地区流感病毒的流行变异、人群的免疫保护状况和病毒的进化特征进行监测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上海地区流感亚型分布研究,即2008~2011年上海地区流感病原学监测。其中2008~2009年上海地区流感监测显示有两个流行高峰:第一个高峰以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为主;第二个高峰以季节性H1N1和H3N2同时存在。2009~2010年流感监测则显示:在2009年夏季出现一个流行高峰,以季节性H3N2为主,但是在10月后,分离株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直持续到2010年4周。B型于2009年12月开始分离到,在第5周后开始成为主要流行株,同时伴随着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的减弱。但是在12月又重新开始检测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截止到2011年1月,甲型H1N1成为人群中的主要流行株,形成新的流行高峰,上海地区流感病毒监测情况与全国监测情况大致相同。2.上海地区甲型流感病毒抗体水平检测,以了解人群既往感染的免疫保护状况并预测流感的流行趋势。因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此前从未在人群中检测出,所以我们分别在甲型H1N1流行前和流行后对上海地区人群血清中甲型H1N1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以估计甲型H1N1在人群中可能的流行趋势。结果显示在甲型H1N1流行前,人群对此新型毒株几乎没有免疫保护,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后,体内的抗体水平虽有所升高但仍旧较低,不能完全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而在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抗体水平有了明显的升高,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为人群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免疫保护。此外,我们还对2010年上海地区人群季节性H1N1、H3N2以及禽流感H5、H9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人群对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已有一定的自身免疫保护,禽类接触人群H5、H9特异性抗体水平均高于一般人群,禽流感病毒对人群具有潜在的危险性。3.上海地区人群甲型流感病毒基因及氨基酸位点变异分析。我们选取了部分2010年~2011年分离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对其HA、NA、PB2三个基因片段进行全基因测序。HA进化树分析发现,201O年初分离的甲型H1N1流感毒株的HA基因与最初分离的A/California/07/2009(H1N1)相比未发生关键位点变异,同源性较近。而2011年冬春季分离的大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与之前流行的甲型H1N1病毒株相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序列变异。HA蛋白的氨基酸位点分析显示,部分毒株尤其是2011年冬春季分离毒株在抗原决定位点上发生变异,出现了抗原漂移,该区域发生位点变异可能会使人群对其免疫保护降低。NA蛋白分析中未检测到耐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的变异位点。PB2蛋白第627位和701位点分别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仍是禽源流感病毒特征。此外,2005~2010年上海地区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系统发生分析显示不同年份甚至不同流行季节的流行株成簇分布在不同分支,随着时间进展不断地发生变异,在人群免疫屏障的压力下向多个方向进化。2010年流行株与疫苗株A/Brisbane/59/2007(H1N1)同源性较近,表明当前疫苗株仍然能够提供很好的免疫保护。4.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共感染的研究。选取2010年在人群中共流行的甲型H1N1和B型流感病毒流行株100TCID50感染MDCK细胞瓶,并进行连续传代,比较共感染甲型H1N1和B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感染、复制情况。结果可见B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的感染、复制强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序列分析显示甲型H1N1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的各自HA、PB2片段在MDCK细胞中的连续传代培养中序列没有发生基因的突变。血清学检测显示流行期间,人群对甲型H1N1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的HAl抗体阳性率均较低,可见人群对这两种型别的流感病毒均高度易感,甲型H1N1亚型和B型都有在人群中引起流行的潜力,人群的自然免疫保护对于流行株的型别交替没有明显的选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