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可溶性淀粉、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丙烯酰胺(AM)为主要原料,以煤油为油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K2S4O8-NaHSO3)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Span80为乳化剂,在氮气的保护下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球型圆整、粒度均匀、内部孔隙分布的功能化淀粉微球,并以制备的功能化淀粉微球作为吸附剂对模拟六价铬废水进行了吸附行为的研究。首先,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以GTA为提供季铵基功能基团的阳离子化试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阳离子淀粉微球。讨论并优化了油水比、反应温度等因素的改变对微球的成球效果及平均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油水体积比为8:1,原料配比为15:3,K2S4O8-NaHSO3为0.3g,MBAA为1g,Span80为7.5g,搅拌速度为400r/min,反应温度为50℃,聚合反应3h时,制得的微球平均粒径较小且粒径分布较窄,成球效果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制得的阳离子淀粉微球形态圆整,平均粒径约为20μm;通过红外光谱的表征证明淀粉发生了交联反应并接枝上了阳离子基团;通过X射线衍射仪检测发现微球相对于淀粉的无定形面积增大,非晶区域增多;通过溶解性实验发现阳离子淀粉微球由于交联作用而使溶解性和溶胀度降低。其次,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AM为接枝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微球。通过优化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条件为:丙烯酰胺2.5g,Span807g,油水比7:1,MBAA1g,搅拌速度350r/min,反应温度55℃。通过SEM、FT-IR、XRD等方法对制备的淀粉接枝共聚微球的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淀粉接枝共聚微球有较好的球形度,平均粒径约28μm;淀粉分子与MBAA发生了交联反应,并接枝了功能单体—丙烯酰胺;所制得微球的非晶区域比原淀粉增大;溶解性很低,溶胀度稍低于阳离子淀粉微球,说明淀粉接枝共聚微球的内部交联程度比阳离子淀粉微球更大一些。最后,将制备的两种功能化淀粉微球作为吸附剂吸附水溶液中的六价铬,发现当吸附条件为20℃,吸附剂量为20mg,pH≤6,铬初始浓度分别为90mg/L和70mg/L,吸附时间为40-60min时,阳离子淀粉微球和淀粉接枝共聚微球对Cr(Ⅵ)的吸附量最大分别达到43.68mg/g和37.45mg/g;两种吸附剂对六价铬的吸附行为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通过动力学分析发现吸附行为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