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峭犀利 铿锵磅礴——韩非子散文特色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非子》一书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同时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形成鲜明的风格,整体上呈现出冷峭犀利、铿锵磅礴的特点。文章从三个部分对韩非子的这一散文特色进行分析。  第一章,从主题、语言、情感三个方面立体分析韩非子散文冷峭犀利的艺术特色。韩文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功用性,主题和题材的选择集中性强,基本上都是从军国大事、政治风云上论证“法”、“术”、“势”的思想,同时其主题的切入也非常的直接,往往单枪直入,开门见山,有一针见血之效;另外韩非子语言简练精准,锋芒犀利,往往三言两语即切中要害,锋利之余也拉开和读者的情感距离;最后韩非子始终收敛自己的个人情感,去情就理以理服人,就算偶然的流露也是隐藏于它事之下,表达的也往往是孤独、愤懑、无奈等负面情绪,没有热情的涌动,只有冰冷的温度。  第二章,从逻辑、声韵节奏和修辞三个方面论述了韩文铿锵磅礴的艺术特色。韩非子散文逻辑严谨,并结合多种论证方法进行推理,所以长篇巨制之下其文仍流畅无滞,且气势盛大。从语言和行文两个方面,韩文也形成了明快铿锵的节奏,用韵和夹韵的字句形成极强的可读性,行文上也干净利落毫不拖沓,在迅速推进的文章节奏中,其文气势也宏伟盛大。最后,韩非子散文的气势更是贯通磅礴,在叙事和描述上流畅贯通,一气呵成,同时排比、排偶、顶针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使文章容纳更多内容的同时还能保持可读性,在较短的篇幅中释放大量的信息,同时引人入胜。这都使得韩文之势如黄河奔流,分支分派,总归一途,势不可挡。  第三章,分析韩非子散文特色形成的具体原因。韩非子个人身份经历和所处环境,为他的个性和文风奠定基础,正是边缘化的身份、口吃的缺陷导致他的注意力由外在世界转向内在发掘,使其能更加沉静的思考与观察,形成了其冷静严肃的态度和精准独特的眼光。而《韩非子》的主要内容和政治观点与重“质”轻“文”的功利主义思想决定了其行文的目的性和精确性,性恶论的人生观则直接影响了其散文冷峭犀利特色的形成。最后,韩非子作为战国时期最后一位大家,其文学成就和独特风格也离不开整个先秦散文的积累和沉淀。
其他文献
分别从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三个方面介绍了X120管线钢的标准规范,综述了近年来X120管线钢在生产工艺、力学性能及焊接方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X120管线钢目前在生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