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血管病中医称为中风,也叫卒中,因其发病急,变化快,类似风善行数变的特点而命名。中风的主要症状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謇涩或不语,偏身或全身麻木等。中风病发病率高,起病急,后果严重,常迅速进入昏迷,并伴有抽搐、高热,高热程度越严重,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继发性脑组织再损伤而加重症状,同时也容易引起其它重要脏器严重的并发症,形成恶性循环。脑血管病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种,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10%~15%,脑出血病人的预后不好,病死率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是病残的最主要原因,其主要包括脑血管痉挛、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而脂质代谢障碍又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脑血管病通过CT和MRI等技术在早期即可以进行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在脑血管病的治疗上,国际上有可能在基因治疗及细胞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成为脑血管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缺血性脑中风的病因病机是以虚为本:清代医家王清任认为,气虚是缺血性脑中风的根本,血瘀是缺血性脑中风的核心。基本病因为风、火、痰、瘀、气、虚六种,主要病机为瘀血痰浊互阻,蒙蔽清窍,而致神机失统,发展成中风。西医学中的毒性氧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代谢性酸中毒、钙离子超载、炎性介质、血管活性物质过度释放等,均可看作是中医的毒邪。丹参为唇形科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是我国传统中药常用的理血类中药材,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具有祛淤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丹参主要含有两类有效成分:一类为脂溶性的菲醌类成份,另一类为水溶性的多聚酚酸类成份,近年来,随着对丹参的深入研究,发现水溶性丹酚酸类是丹参的主要有效成份,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在药理作用方面甚至超过脂溶性成份。丹酚酸B(又称丹酚酸乙,Salvianolic acid B,SalB)是丹参中重要的水溶性有效成份之一,在临床上治疗缺血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发挥了极好的疗效,受到了医学界的首肯。有资料显示,SalB能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活性、保护相关内皮细胞及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及增强学习记忆等功能,是丹参发挥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目前SalB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本实验复制小鼠脑缺血模型,探讨SalB对急性脑缺血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本论文分为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1综述综述一主要介绍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概况。综述二主要介绍了传统医学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研究概况,包括对病因病机及发病部位的论述和中医治疗脑中风的常用方法和方药。2实验研究2.1实验内容实验一目的:观察SalB对脑缺血小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复制急性脑缺血模型,将NIH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SalB治疗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检测脑缺血6min、12min、18min、24min和30min的ATP、ADP、AMP、磷酸肌酸及乳酸的含量。实验二目的:观察SalB对脑缺血小鼠线粒体的影响。动物分组及模型复制同实验一,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内钙浓度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实验三目的:观察SalB对脑缺血小鼠脑组织Na+-K+-ATP酶和脑含水量的影响。动物分组及模型制作同实验一,检测Na+-K+-ATP酶活性,计算脑含水量和脑指数。2.2实验结果2.2.1 SalB对脑缺血小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急性脑缺血6min,ATP、ADP、AMP和磷酸肌酸含量开始下降,缺血12min-30min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用SalB和Nim治疗,缺血24min-30min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脑缺血后,乳酸含量增加,缺血12min-30min,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差异显著(P<0.05-0.01),SalB和Nim治疗后乳酸含量降低,24min-30min,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5-0.01)。2.2.2 SalB对脑缺血小鼠脑组织线粒体的影响脑缺血6min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缺血24min、30min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SalB和Nim治疗后,24min-30ming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 -0.01)。缺血6min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细胞凋亡率高于假手术组,钙离子缺血12min-30min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凋亡率在缺血18min-30min与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用SalB和Nim治疗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凋亡率下降,钙离子浓度于缺血18min-30min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5-0.01),凋亡率于缺血24min-30min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0.01)。2.2.3 SalB对脑缺血小鼠脑组织Na+-K+-ATP酶和脑含水量的影响脑缺血6min,Na+-K+-ATP酶活性开始下降,18min-30min与假手术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用SalB和Nim治疗,在缺血30min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脑指数和脑含水量在脑缺血6min时上升,脑指数于脑缺血24min-30min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用SalB和Nim治疗后于脑缺血30min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脑含水量于脑缺血18min-30min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而脑缺血30min时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5)。2.3结论2.3.1 SalB通过升高ATP、ADP和PCr含量、EC值,降低乳酸含量起到改善脑缺血后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的作用。2.3.2 SalB通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达到保护线粒体,减少细胞凋亡的作用。2.3.3 SalB通过增强Na+-K+-ATP酶的活性,降低脑指数和脑含水量,达到减轻脑水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