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咏史诗研究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64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尧臣作为宋诗“开山祖师”,开启宋诗一代诗歌风气,其诗歌风格以“平淡”著称,对后代诗歌创作方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近几十年来,对梅尧臣的研究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梅尧臣咏史诗研究尚未完善,缺乏系统地整理分析。文章对梅尧臣诗歌中的咏史诗进行具体而又详细的剖析,试图将梅尧臣研究体系稍作完善。本论文由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主要讲述梅尧臣诗歌研究综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按照梅尧臣诗歌题材、艺术特色、审美意识、诗歌评价研究等方面分析概括;其二,梅尧臣咏史诗的概况。第一章梅尧臣咏史诗概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咏史诗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是分析梅尧臣咏史诗的发展过程。第二章探究梅尧臣创作大量咏史诗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个是外在因素:包括外族入侵和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第二个是生活经历,包括梅尧臣一生遭遇的情感波折和仕途磨难影响他咏史诗的创作。第三章具体分析梅尧臣咏史诗的题材内容与梅尧臣咏史诗的内在风格特征。其中梅尧臣咏史诗的题材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对国家的关心;其二,咏史诗中运用历史女性,抒发怀才不遇之感;其三,学习历史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将其运用于所处时代中;其四,仰慕前贤,追思古人。梅尧臣咏史诗的题材类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梅尧臣咏史诗的风格,其咏史诗风格主要包括古朴淡雅与苍劲悲慨。第四章着重剖析梅尧臣咏史诗的艺术特色,主要分两部分阐述分析,第一部分以主观处事、体式多样、罗列典故、叙议结合的角度分析梅尧臣咏史诗的艺术特色。第二部分根据遗貌塑人与背景渲染来分析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第五章阐述梅尧臣咏史诗的意义。以宋为分界点,探究梅尧臣咏史诗对宋及宋以后诗人咏史诗创作的影响。在咏史诗发展史上,梅尧臣咏史诗的内容、风格、创作手法等在继承前代咏史诗创作基础上对当时及后世的咏史诗的创作都有借鉴的意义,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其他文献
《羊城晚报》的头版艺术变革有三个较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57年10月1日创刊至1966年停刊。第二阶段是1980年2月15日复刊至1997年10月1日改版。第三阶段是1997年10月1
动态能力理论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比较关注的前沿理论,经过近15年的研究,动态能力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利用目前动态能力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
论述了橡皮筋热机的设计原理,制作方法和在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楼宇系统电气消防技术已在建筑的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且楼宇系统电气消防技术必然要朝着高可靠性、高灵敏性、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趋势发展。但当前的楼宇系统电气消防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肾阴虚型老年痴呆症临床疗效。方法将肾阴虚型老年痴呆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联合组
<正> 本文所提到的这种分离机具有锥型碟片,处理物料时所允许的含固量可达10~20%,处理量为1,000gpm。文章详细介绍了这种分离机的各种型式,如转鼓式,喷口
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与机械代替了大部分手作,一些传统的手艺日渐势微,手作如何自如游走于传统与现代创新元素之间,不拘泥于传统技艺,更好的满足人的情感需求是应该被思考的
近年来,国际军事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爆发全球性核战争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小,未来战争更可能是发生在沿海的地区性、突发的局部战争。为此,各国纷纷调整海上战略,海上作战的重
水热法制得介孔磷酸铌(m-NbP)固体酸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脱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FTIR)等手段对m-NbP进行
本次调查通过自制问卷共调查了487名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受调查大学生中存在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动机缺失、学习方法不当、自我监控能力较弱等问题,这些调查结果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