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艺术有了不同的表达形式,其中,文学艺术与电影艺术的联系非常紧密。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开始从文学中吸取养分,文学为电影提供故事素材,电影对文学进行视听化处理。但文学和电影之间的艺术转换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对内容的复述或复制,而是创作者对相同主题的不同诠释和阐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扬·马特尔(加拿大)的代表作,曾获得布克文学奖等众多奖项,讲述了一名16岁的印度少年“派”在轮船失事后与一只成年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流227天最终获救的奇幻历险故事,使读者进入对信仰对生命的思索。这部作品一上市曾被戏称为最难以影像化的小说,十年之后,著名华人导演李安将它成功搬上银幕并斩获多项奥斯卡大奖,李安将东方文化融入这部西方作品之中,为艺术全球化形势下的共融和发展提供了范例。本文着眼于文学与电影的艺术转换,以电影《少年派》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影视美学、传播学以及文艺学相关理论对《少年派》艺术转换的前提、过程、价值、意义、不足和启示进行分析,试图从《少年派》电影改编的前期准备,同期过程以及后期影响中找到规律,丰富艺术转换理论并为当下和以后的电影改编提供方法和借鉴。本文由主要以下八个部分组成:首先是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以及使用的相关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小说和电影《少年派》以及它们的导演和作者。第二章论述了电影改编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小说的叙事风格和魔幻主题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可行性,电影对于场景演员的选择以及数字技术支撑为改编提供了必要性。第三章从方式和手法入手,深入分析了电影在剧本、叙事方式、情节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对小说进行的改编。第四章通过对电影改编过程的分析,进一步探讨电影《少年派》在原著基础上体现出了新的审美价值和跨文化传播的意义。第五章主要分析了电影在改编工作中留下的不足和遗憾之处。第六章意在由李安的《少年派》带给我们的电影改编之路的启示,以及对未来电影改编的展望。结语部分通过分析了以上几个章节的论述结果,对全文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