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本文试图从语篇语言学的角度考察文学翻译,着重探讨了成篇性原则在翻译中的应用。当今的翻译研究结合了相互重叠的多种视角。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不断的被引入翻译研究,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新的研究视角。语篇语言学正是翻译研究的一个全新的视角。语篇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分枝,主要研究的是语篇形成的整个过程。它特别强调语篇具备完整的意义和独立交际功能,强调语篇具备超越语法和句法的语篇性,并且认为语篇外因素和语篇内因素一样,都可以影响语篇意义和功能。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模式认为对翻译的研究和评价应集中在词汇和句子的层面上。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过程,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研究和翻译,试图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词汇和句子层面的对等,但却忽略了对译文整体语篇性的把握。而语篇语言学的翻译模式采取的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过程。它将翻译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理解阶段和表达阶段。首先将源语语篇看作是一个完备的意义整体,对其语篇特征和交际功能进行详细的研究;然后在翻译的表达阶段,通过各种表达方式使目的语语篇也成为一个具备完整意义和功能的整体。这个模式强调的是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篇和交际层面上的对等。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翻译的表达阶段,译文的产生应遵循成篇性原则。成篇性原则是语篇语言学家德·博格兰德和德赖斯勒(de Beaugrande and Dressler)于1981年提出的语篇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语篇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特征,是判断语篇的重要原则。它具体包含了七项标准:衔接,连贯,意图性,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和互文性。他们认为如果这七项标准中任何一项没有得到满足,语篇就不具备语篇性,就可能影响语篇的意义和功能。本文对成篇性原则的各项标准及其在小说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孙致礼和张玲、张扬翻译的《傲慢与偏见》进行了对比研究。作者发现孙致礼的译本显然更加符合成篇性原则的七个标准,从而更好的实现了与原文在语篇和交际上的对等。成篇性的原则在翻译上的应用,有助于帮助译者更好的构筑译文的语篇性,使译文能和原文在语篇和交际功能上达到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