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伦理视角下的《大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2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原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宋朝理学家朱熹把它和《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并把它列为《四书》之首。《大学》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伦理规范,在中国典籍外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相比《论语》等其他几部经典,《大学》英译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范围较窄。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往活动,必然要受到某种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的伦理约束,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进行翻译研究时,需要以“翻译伦理”为指导。本文以切斯特曼五大翻译伦理模式为理论基础,以理雅各和林语堂的《大学》译本为文本支持,从再现的伦理、服务的伦理、交流的伦理、期待的伦理和承诺的伦理五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中国典籍的英译研究提供一个多元视角,对中国典籍的英译相关研究有所裨益。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文章结构。第二章对《大学》英译本及翻译伦理的研究现状做了总结,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大学》英译研究的不足及翻译伦理在典籍中运用较少。第三章为论文的理论框架,介绍了伦理的定义以及翻译伦理的定义及研究范围,重点阐述了切斯特曼五大翻译伦理模式。第四章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并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进行了介绍。第五章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研究两个译本在切斯特曼五大翻译伦理模式下,分别体现了哪种或者哪几种伦理模式。若二位译者体现的伦理模式不同,那么造成不同的成因是什么。第六章简要总结了本研究的结论、局限性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通过研究,本论文得出如下结论:首先,除了承诺的伦理,彻斯特曼的其他四个伦理模式在二位译者的译本中均有体现;其次,在每个伦理模式下,两个译本体现的方式各不相同,原因在于二位译者的翻译思想、翻译动机、翻译方法及针对的读者群不同。因此,在典籍翻译中,译者在符合规范伦理,具备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应最大程度的再现原文。同时,也要兼顾到读者群,使读者易于理解,并注重与译入语国家的文化交流。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使“文化走出去”。
其他文献
真是“按下葫芦又起瓢”。2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推特”上“敲打”那些对他签署的“国家紧急状态令”持保留意见的共和党参议员,提醒他们不要“临阵倒戈”。次日,一条特朗普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就传来了——美国众议院以245票赞成、182票反对通过决议,废止特朗普2月15日签署的“国家紧急状态令”。决议还须等待国会参议院表决。白宫当天正式警告国会,如决议在参议院过关,特朗普将行使总统否决权。  
长久以来网络钓鱼攻击都是互联网上的一种主要的安全威胁,同时钓鱼邮件又是网络钓鱼的一种主要的攻击方式,给正常的网络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极大地制约着互联网以及电
为了从微观领域研究金属薄膜缺陷的形成和薄膜的初期生长模式,利用有限元法对金属薄膜沉积过程中的缺陷和生长模式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以Pt原子为膜料粒子,采用刚性球入射到石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