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企业在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历史由来已久,这些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选择进入模式。不同的进入模式对企业将来在中国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成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加入WTO以来,各行各业的跨国企业都出现了蓬勃的发展。同样,随着金融业的逐步对外开放,跨国银行的发展势头也非常喜人。2007年以来,随着WTO相关规定在中国金融行业的落实,跨国银行在我国获取的经营牌照越来越多,市场扩张也更加迅速,从其历年表现来看,跨国银行呈现出一个不断发展的状态。在跨国银行的在我国的进入模式分析上,本文选取了跨国银行主要的两种进入模式——绿地新建和少数股权投资,对其发展演进、进入动因以及两者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跨国银行的绿地新建仍然是进入我国的主要方式,但少数股权正在成为重要趋势,并且越来越多的跨国银行在以战略投资或者仅仅作为财务投资的方式进行少数股权投资。两种进入模式各有利弊,但其选择上受政策及监管的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渣打银行作为案例,分析了其采用绿地新建和少数股权投资两种模式的进入历程、决定因素、策略及经营现状。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渣打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市场并不局限于一种进入模式。尽管总体来看,渣打银行仅通过绿地的进入模式就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外资银行网络布局,但渣打银行并未止步于绿地新建,而是通过与少数股权投资进入模式并用的手段加快了自身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以及对国内银行业务和本土化经营的学习。通过对跨国银行在我国进入模式以及渣打银行的案例研究,本文为跨国银行在我国的进入、跨国银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监管提出了建议,并为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去提供参考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