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应用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资料与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按1:1的比例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60例病例,分为火针组30例和体针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火针组给予火针治疗,体针组给予常规体针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结果。通过治疗前后的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 Index)来评判两组针刺方法的疗效。结果:1.通过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火针组疗效明显优于体针组。2.通过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量表,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火针组疗效明显优于体针组。3.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 Index),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火针组疗效明显优于体针组。4.通过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火针组疗效明显优于体针组。结论:1.基于经筋理论应用火针能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偏瘫程度。2.基于经筋理论应用火针能有效提高中风后痉挛偏瘫患者患肢运动功能。3.基于经筋理论应用火针能有效提高中风后痉挛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4.基于经筋理论应用火针对于中风后痉挛偏瘫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