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是我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各种交通方式高效转换、城市交通走向公交优先和多式整体协调发展的最佳方式。交通枢纽对城市的扩展及乡村的城市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交通枢纽建立后,商业建筑群以其为中心向周边发展,逐步聚集发展为城市的繁华地段,从而改变了城市结构。目前,全国出现了很多规划和在建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作为大型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巨大,如何构建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单位盈利模式,有效地吸引民营资本,配合公用事业民营化,真正把政府从巨大的经济负担中解脱出来,用有限的资源为城市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围绕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首先,比较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和轨道交通项目的经济属性,明确两者同属于准经营性、准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国内外对轨道交通类项目盈利模式的研究综述,总结得出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单位的盈利模式应该从外部政策性盈利和内部经营性盈利两个方面构建。接着,根据可拆分性理论和可经营性理论对综合交通枢纽设施进行分类,明确各类设施的运营管理主体,从而确定运营单位的管理范围;通过对设施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益相关者等理论的剖析和国内外大型项目的实践标杆的经验借鉴,初步确定了运营单位的组织机构和职能设置,从而有效地搭建了盈利模式的承载主体。然后,应用外部性理论、项目区分理论和产业链理论深入分析项目的实质。通过外部性理论的分析,将综合交通枢纽的外部效益进行分类和评估,通过不同的利益返还方式,弥补市场失效部分给运营单位带来的损失;通过项目区分理论确定各类设施的运营管理主体和收益的形式;通过产业链理论的分析,拉长运营单位的收益链,从关键价值链和衍生价值链的角度来区分交通运营的主营业务和资源开发的衍生业务,结合各类衍生资源开发策略的研究,有效地实现各衍生价值链的盈利。最后,通过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这个实际案例对盈利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将实证和理论很好地进行了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