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催化技术由于具有能耗低、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Bi2O3作为一类新型可见光光催化材料,具有较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近年来备受关注。但Bi2O3光催化剂存在电子-空穴对易复合以及难以回收的问题,阻碍了其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前景。SrFe12O19因其制备原材料易获取、价格低廉、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永磁体,但由于磁性相对较弱而限制了其应用。为此开发出具有高磁性的永磁体以及高效光催化活性的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对于Bi2O3光催化剂的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锶铁氧体的磁性,采用水热法制备了Sm3+掺杂锶铁氧体,系统地研究了Sm3+的掺杂量对SrFe12-xSmxO19(x=00.5)的微观结构和磁性的影响,探究了Fe3+与Sr2+的摩尔比对其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由SrFe12O19和α-Fe2O3两相组成,Sm3+的掺杂不会影响六角片状锶铁氧体的粒径,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α-Fe2O3晶相的生成,并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晶格常数c逐渐增大。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在x=0.4时达到最大值60.17emu/g,矫顽力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这主要是归因于Sm3+取代Fe3+的2b晶位以及α-Fe2O3晶相的减小;Fe3+与Sr2+的最优摩尔比为7:1,此时样品的磁性能相对最优。采用焙烧法及一步法制备了Bi2O3和Bi2O3-GO复合光催化剂,使用XRD、SEM、UV-visDR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选取了两种常见的晶型α-Bi2O3和β-Bi2O3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制备过程的pH值可以提高α-Bi2O3的光催化活性,但α-Bi2O3的光催化活性不如β-Bi2O3;复合GO后,二者的光降解能力均提高,GO的含量对二元复合光催化剂的影响较大,β-Bi2O3和GO复合效果更佳,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60min对RhB的光降解率可以达到99%。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由六角片状的SrFe12-xSmxO19,具有光催化活性的β-Bi2O3颗粒和具良好导电性能的GO组成的β-Bi2O3-SrFe12-xSmxO19-GO三元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磁性材料负载量较小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60min内能将RhB几乎降解完全。该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磁响应能力,可用磁介质回收再生,重复使用3次后仍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60min对RhB的光降解率仍然可以达到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