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运用多种现代科研技术和手段,研究穴位埋线疗法和穴位注射疗法对糖尿病大鼠的炎症标志物的作用以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观察胰岛形态学变化,初步探讨这两种穴位疗法对抑制糖尿病炎症反应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的作用机制,比较两种穴位疗法治疗效果的差异,为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运用探索新方法,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分组:选择体重为200g左右的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由中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入实验。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另外40只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模,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和穴位注射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STZ)35mg/kg,于72h后(期间大鼠禁食不禁水8h),剪尾采血测得空腹血糖,重复测量2次。空腹血糖值大于11.1mmol/L者视为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除去造模失败的7只,剩余33只大鼠均视为造模成功,然后随机的将它们分成模型组(9只,实验中血糖过高死亡2只),穴位埋线组(10只,实验中血糖过高死亡1只),穴位注射组(11只)。2.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都不予以治疗,穴位埋线组和穴位注射组参照华兴邦等研制的“大鼠穴位图谱”[1],分别选取大鼠双侧足三里、胃脘下俞和三阴交穴。穴位埋线组操作方法:首先确定大鼠双侧足三里、胃脘下俞及三阴交穴的位置,用75%医用酒精对穴位进行消毒后,将医用外科羊肠线剪至0.3-0.5cm不等长度,从7号埋线针前端穿入,用右手拇、食、中指捏住针管,针与皮肤成15度角快速向下进针,将羊肠线推注进脂肪层和肌肉层之间,然后顶着针芯退针,退出埋线针后,针孔处消毒棉球按压止血。每周埋线1次,连续治疗并观察4周。穴位注射组操作方法:选取大鼠双侧足三里、胃脘下俞和三阴交穴,用75%医用酒精常规皮肤消毒后,用注射针快速向下进针刺入皮下,经回抽无回血后,将药液缓慢注入相应穴位,每穴注射剂量为0.1ml,隔天1次,4周为一疗程。3.检测: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剪尾采血,然后用快速血糖仪测得空腹血糖,待整个治疗疗程结束后采用腹主动脉采血法采血,离心后取上层血清,再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瘦素和脂联素等指标,探讨穴位疗法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此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运用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并对大鼠胰腺组织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1.对糖尿病大鼠的一般治疗作用:穴位埋线组和穴位注射组大鼠经治疗后饮食量、饮水量和体重等“三多一少”症状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穴位埋线组和穴位注射组经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相较于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和穴位注射组经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的降低(P<0.01),而胰岛素敏感指数则明显的升高(P<0.01),而胰岛素抵抗指数则较模型组下降(P<0.01)。且以上各指标均提示穴位注射组降糖作用优于穴位埋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2.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瘦素和脂联素的影响:相较于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和穴位注射组糖尿病大鼠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瘦素水平降低,脂联素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可能与其影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关,且穴位注射组治疗作用稍优于穴位埋线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胰岛形态学观察:正常对照组大鼠可见胰岛边界清晰,胰岛岛形丰满完整,岛内细胞胞浆饱满,胰岛细胞数量较多且排列规整;模型组大鼠胰岛边界不清,体积明显减小,岛内细胞数量减少且排列紊乱;可见细胞空泡变性;穴位埋线组和穴位注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观,边界较模型组清晰,岛内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增多,排列也较其均匀紧密,胞浆较其丰富,可见少量空泡变性。结论1.两种穴位疗法对糖尿病大鼠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其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等症状,并可降低其血糖水平和血清胰岛素水平,进而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减轻胰岛素抵抗。2.两种穴位疗法均能够通过影响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降低血清肿瘤坏死(TNF-α)和瘦素水平,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进而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减轻胰岛素抵抗。3.两种穴位疗法均可通过使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胰岛β细胞的数量增加,从而减少它的凋亡,最终来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4.穴位埋线法和穴位注射法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穴位注射法比穴位埋线法在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以及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等方面效果更为显著。5.以上结果为穴位疗法更好的运用于临床来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验依据,它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除了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之外更多的选择空间,因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