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人就诊间隔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结核病是由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古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目前全球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年新患结核病人约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结核病疫情呈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高、感染率高,年递减率低的特征。资料显示,我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菌阳患病率为1.6‰、涂阳患病率为1‰。80%的结核病人分布在广大农村,农村居民仍是我国结核病防控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近年来,我国在结核病控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结核病发病至就诊及确诊时间间隔方面的相关研究为数不多。本研究重点对山东省结核病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就诊间隔影响因素等相关情况展开,探索结核病患者就医存在的问题,改善结核病人在获取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及就诊时间间隔方面的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合理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山东省结核病患者相关情况调查,明确肺结核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核病人从发病到就诊及确诊时间间隔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定制肺结核病治疗、防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宄资料来自于山东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在山东省六县(区)开展的《结核病控制项目激励政策的效果评价与预期激励政策研究》调查资料。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人均GDP水平,确定滨州市、济宁市、枣庄市为调查现场。然后,从每个地级市随机抽取2各县(市、区)。将调查县的所有乡镇按人口数排序,采用等距离抽样方法从每个县随机抽取6个乡镇,总共抽取36个乡镇。每个乡镇所有2006年9月1日到2007年8月31日登记的的肺结核病人接受问卷调查。数据资料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照研究的内容、资料类型,分别采取比较分析、描述性分析、多因素分析等方法对数据库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主要结果1.肺结核病人从最早出现症状到初次就诊平均间隔25.46天,最少间隔0天,最多间隔1080天。对从最早出现症状后到就诊时间间隔在1周内的占55.81%;2周者占11.48%;3-4周者占10.95%;四周以上者占21.76%。就诊医疗机构分布情况为:县级综合医院32.44%,村卫生室31.38%,乡镇卫生院17.22%,结核病防治机构12.95%,其他医疗机构6.01%。2.肺结核病人从初次就诊到确诊最少间隔0天,最多间隔2241天,平均间隔15.88天。初次就诊后到确诊时间间隔在1周内的占69.83%;2周者占9.61%;3-4周者占8.41%;四周以上者占12.15%。确诊医疗机构分别为: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73.97%,县级综合医院13.62%,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7.88%,乡镇卫生院2.00%,其他医疗机构4.6%。结论山东省的结核病疫情处于低发的稳定状态,但涂阳登记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核病患者男性高于女性,主要以高年龄组为主,但近年低年龄组患者上升趋势明显,主要集中在文化水平较低人群;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结核病患者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结核病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肺结核病人在得病后能够主动咨询、查阅相关结核病防控知识的比例较低。基层医务人员正确诊断肺结核病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影响就诊时间间隔的因素主要有职业、家庭经济状况、从家到卫生院所用时间、优惠补助政策知晓情况等。影响确诊时间间隔的主要因素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水平和技术条件。建议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治疗政策的宣传,特别是肺结核可疑症状的识别、免费诊断治疗政策等。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覆盖率,调整医疗机构布局以提肺结核病人接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强化双向转诊机制,使结核病患者及时转诊到结防所接受正规治疗,缩短患者确诊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建立长效的乡村医生培训机制,提高乡村医对结核病的鉴别诊断等知识和技能,定期组织对结核病重点人群以及既往出现过肺结核患者的单位进行体检,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降低患者就诊延迟。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结核病患者的氛围。坚持国家免费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将肺结核病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中,逐步增加对肺结核患者的报销比例,降低结核病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张家维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独到经验,他强调中医针灸治疗应以补脾益肾,调和阴阳为法;讲究针法应用,擅用飞针术;重用背俞,巧施埋线;提倡同时,因时、因地、因
结合黄河地质条件,从泥浆重度、泥浆液面高度、地下水、地面荷载及超深导墙等5个方面分析和计算了对连续墙的侧向变形影响,提出了超深连续墙槽壁稳定的工程措施。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联合脑钠素(BNP)检测对呼吸困难危重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呼吸困难危重症患者进行BNP检测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将呼吸困难者分为心衰组27例
本文介绍了地铁隧道施工工程中小间距多孔暗挖隧道群综合技术的主要技术性能、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及其应用条件,并阐述了该技术的推广计划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