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任机制的无线传感网安全路由协议的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e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其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安全性研究引起了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传感器网络节点数目众多,节点资源和计算能力有限,部署环境开放使得节点易于捕获或失效,这些特点意味着在传统的有线网络和无线Ad hoc网络中广泛使用的那些耗费资源较多的安全技术并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而且能量的约束性和有效性问题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为其研究和设计高效的安全机制。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安全目标、路由协议的安全威胁和对策,重点研究了现有典型路由协议的安全性以及现有的安全路由协议,分析比较了现有安全路由协议的优点与存在的不足。在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现有安全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对信任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已有的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信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和风险评估的信任模型BRTM,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分析了基本的贝叶斯信任模型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和风险评估的信任模型BRTM。对基本贝叶斯模型的主要的改进工作包括:为了体现信任的时间敏感性,引入一个自适应遗忘因子来减少过去行为的影响;为了奖赏具有良好的整体历史行为记录的节点,引入一个整体行为记录良好率;为了防止邻居节点的恶意诋毁行为,引入了偏离度测试;为了体现信任的不确定性,将基于信息熵理论的风险评估机制引入到信任模型中。   其次,在按需路由协议AODV中,添加了BRTM信任模型,实现了安全可信路由BRAODV。详细阐述了安全路由协议BRAODV的具体实现过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该协议的有效性。理论分析表明BRAODV能够较好的检测出网络内部的恶意节点,抵御针对按需路由协议的多种内部攻击。   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安全可信路由协议BRAODV进行验证。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BRAODV相较于AODV协议,在安全性方面,包括分组投递率和网络丢包率的性能均有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云存储的概念与云计算类似。它是指通过服务器集群应用、网格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技术将网络中大量的处于不同计算机、不同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企业正常运转等必不可少的通讯方式,绝大多数的数据都要通过互联网传输。这些数据涉及到各个方面,如教育、金融、医学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使得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在众多网络攻击及网络入侵中,分布式
工业无线网络自从20世纪诞生以来便得到业界的广泛重视。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工业无线网络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并在人们生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一种计算平台,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描述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的IT服务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云计算是一种大规模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急剧增加,许多新的多媒体业务正成为信息传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单播通信方式满足不了新业务的需求,多播技术的出现解
互联网环境中,单个Web服务功能薄弱,已经满足不了用户日益庞杂的实际应用需求。因此,组合基本Web服务成为粗粒度的强大的服务以满足用户繁复的需求,已成为新一代计算环境下的重要
1998年Napeter的出现开始了P2P(Peer-to-Peer)软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随着P2P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P2P技术的研究也逐渐升温。在P2P网络中,用户之间可以平等自由的交换资
分子动力学模拟是一种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来模拟分子运动过程的方法,给定粒子初始状态的位置和速度,通过对运动方程进行积分,从而求得粒子在下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这样就能记录下
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从过去的只是"接收"信息,变成了现在的参与"创造"信息,即人们可以发表自己对商品、商家、服务等的评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在购买前先了解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