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出生作家小说中的“文革”叙事特征论析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1950年代和1960年代出生作家不同,1970年代出生作家更像是“文革”的局外人。他们或者只对“文革”存有模糊认识,或者出生于“文革”之后,对“文革”几无印象。当然,也有少数作家由于家族成员乃至至亲在十年动乱中遭受磨难,因此较早也较为深刻地认识到“文革”的残酷与荒谬。但总体而言,在对于“文革”历史事实的介入方面,1970年代出生作家非常明显地表现出疏离的主体姿态。在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上,他们亦缺少亲历者对“文革”的切近之感。新时期以来,意识形态的束缚日渐松动,以往对于人的政治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强调得以削减,人们转而关注当下和自我。在这种时代背景和自身经验的影响下,1970年代出生作家专注于对“现在”进行非本质化写作,而对“文革”的书写则表现出碎片化和平面化特征。这群作家习惯通过寥寥数语将“文革”一带而过,并且,所呈现出来的“文革”也显得破碎而且缺乏意义。正因如此,1970年代出生作家的“文革”叙事又具备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特征:作家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打开“文革”历史的小缺口,欲言却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在呈现“文革”的方式上,1970年代出生作家内部出现分化。1970年代初期出生作家多选择以儿童视角叙述“我”的“文革”经验。这些作品多带有自叙传性质,反映了作者对“文革”的认知。因为年幼,认知水平有限,所以所呈现出的“文革”迥异于常规历史经验。而197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作家则多以零聚焦叙述方式讲述“他人”的“文革”往事。这符合作家对“文革”的实际接收方式。由于“文革”亲历者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的不同,他们对“文革”的讲述也有差异。受害者们习惯将“文革”塑造成一场灾难,而知青、红卫兵、造反派在回忆往事时,却常常充满怀念。这种怀念的背后,其实是对“文革”的选择性遗忘。我们从中可以见到“文革”所遗留下来的巨大的精神创伤。但疏离的主体姿态和情感距离以及“文革”亲历者对灾难的淡化处理,却使得部分1970年代出生作家失去历史重负,他们不再视“文革”为一个沉重的历史事件,因而在想象“文革”时,可以传达出一种满不在乎甚至是嘲笑的态度。但另一些作家在跳出历史的藩篱之后,却能够直面“文革”,发掘历史背后更具本质意义的因素,并呼吁人们进行忏悔。
其他文献
近年来,乐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各个朝代的乐府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相比之下,隋朝乐府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尽管短暂的隋朝未能取得较大的文学成就,但是它的文学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性格的塑造期,对于作家来说,幼年时期的生活记忆对于后来的创作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张洁幼年时期的记忆是痛苦的,父亲的缺席不仅影响了作家个体成长,而且
中国文学自进入20世纪新时期便迎来了春天,充满了新生机、新活力,文学批评理论领域百花争艳,而形式批评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新时期以来形式批评兴起(1979-1989)离不开改革开
<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目前我们的发展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从国家创新能力看中国实现创新发展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正在从试点阶段逐步进入推广阶段,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为取消文理分科,以选考科目取代文理综合考试,这使得普通高中实施选课制度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实施选课制
地域小说作为文学史上描写地域文化的一个独特的表现模式,它的产生与发展壮大对地域文化的流传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从对地域小说开始研究至今,已经积累了丰硕的成果供后人
生活即教育,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要合理利用农村的资源打造具有生活特色的美术课;,从农村生活场景中可以寻找美术素材,利用具有农村特色的材料可以创作美术作品,以家乡为依托可
<正>徐州清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是在徐州正源古建园林研究所的基础上,数年来经过资源整合、人才积累,以研究、保护、传承、创新、抢救古建筑传统工艺为宗旨,是一支集研究、设
本文研究了麹氏高昌国时期的货币流通问题。高昌国的银钱只有一种面值,因为币值较高,不敷使用,所以产生了"半文"的计量单位,在经济生活中,"半文"银钱应当是以其他实物货币如
壮族民众用歌代言、以歌传情,歌唱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鉴于此,歌谣研究成为壮族社会研究的重要切入点,然而以往学者大多关注的是歌谣源流、传承机制和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