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村经济改革措施提高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乡镇企业的快速崛起也为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农村居民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显著。但是,80年代后期以来,僵化的农产品购销机制和沉重的农村税负等因素阻碍了农村居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城市国企改革的推进,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享有的隐形补贴等制度红利等因素再次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废除农业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主要通过一系列财政手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自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逐渐占据了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的主体。然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收入平等化是否是其首要决策目标?单纯提高地方财政支出的规模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同类别的财政支出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不同,那么各类财政支出的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是否也存在差异?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将有助于更加直接、高效的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本文首先根据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的途径,将各主要财政支出功能科目分为五大类:行政管理类、文教科卫类、经济服务类、社会保障类、农林水事务类。通过探讨各类财政支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本文就这五类财政支出占一般财政决算支出的比重,以及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做出假设。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选取2007-2016年期间31个省级行政区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模型的被解释变量是用泰尔指数表示的城乡收入差距。相对于城乡居民收入比,用泰尔指数衡量城乡收入差距考虑到了城乡人口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相对于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测算更加直接,计算过程也更简便。解释变量则包括城乡收入差距的一阶滞后项,用地方财政决算支出与地方GDP之比衡量的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变量,用各类地方财政决算支出占地方财政决算总支出的比重衡量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变量。参考城乡收入差距领域相关文献,本文在模型中添加了如下控制变量:初次收入分配格局、地方税收结构、对外开放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由于被解释变量滞后项的存在,本文选取了动态面板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考虑到本文使用的是短面板数据,本文在两种不同情况下使用系统广义矩方法估计模型:仅城乡收入差距一阶滞后为内生变量;城乡收入差距一阶滞后、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变量均为内生变量。并在后一种情况下,使用差分广义矩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综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点,即上期城乡收入差距越大,本期城乡收入差距也越大。(2)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更加偏向于城市而非农村,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增加将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3)当认为政府财政支出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互为因果关系时,行政事务类支出、社会保障类支出、文教科卫类支出比重的增加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增大经济服务类、农林水事务类支出比重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降低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所得比重,提高间接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对外开放、金融发展水平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改进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从根源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适当降低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度,缩小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在压缩不必要的行政事务类支出的同时,提高农林水事务类支出的比重和支出效率;实现经济服务类、文教科卫类和社会保障类支出在城乡居民间的均等化。相对于已有研究,本文的创新处体现在: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分类更为细致,对其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的分析更具针对性;增加初次收入分配、地方税收结构这两个显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使用泰尔指数度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不足处包括:由于缺乏数据,无法将各项财政支出进一步细分;未能考虑政府分权制度、户籍制度等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难以从更深入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