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哮喘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AR已经成为影响全球人群健康的多发性疾病。恩师张勤修教授认为该病主要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阳虚衰为本,外感风邪为标,临床辨证分型以虚证为主,特别是肺脾气虚多见,治疗多采用补气固表,健脾益胃,升阳益气的方法。临床实践证明穴位埋线对AR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课题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穴位埋线治疗AR的疗效,并从病理形态、免疫学机制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PF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Ⅰ)、AR模型组(Ⅱ)、AR西药组(Ⅲ)、AR穴位假埋线组(Ⅳ)、AR穴位埋线组(V)。采用经我们改进后的卵白蛋白注射及鼻黏膜刺激法进行AR大鼠造模。除空白组外各组予以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末日在卵白蛋白激发后,观察30分钟,了解大鼠AR症状情况并记录比较各组大鼠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之后立即处死动物,采集大鼠血液、鼻中隔黏膜。在电镜下观察大鼠鼻黏膜病理形态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IgE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鼻黏膜组织IFN-γ、IL-4,TGF-β1、IL-17、P物质的表达情况。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穴位埋线能明显缓解AR大鼠变应性鼻炎症状(喷嚏、流涕、抓搔鼻部)。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能改善AR大鼠鼻黏膜病理改变,降低AR大鼠血清IgE含量,降低鼻黏膜中IL-4,TGF-β1、IL-17、P物质含量,升高IFN-γ含量。穴位假埋线能降低AR大鼠鼻黏膜中TGF-β1含量。结论:本研究通过卵白蛋白致敏法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对AR大鼠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并设立西药组对(?)通过比较各组免疫指标我们发现:1、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gE,鼻黏膜P物质、IL-4、IL-17、TGF-βI表达明显升高,鼻黏膜INF-γ表达降低,显示鼻黏膜Thl/Th2, Treg/Th17免疫平衡破坏是变应性鼻炎大鼠重要的病理改变。2、穴位埋线可明显缓解SD大鼠变应性鼻炎相关症状。3、穴位埋线能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gE含量;降低鼻黏膜中IL-4, IL-17,TGF-β1含量;升高鼻黏膜INF-γ含量,从而缓解变应性鼻炎炎症反应进程,调节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Thl/Th2,Treg/Th17免疫平衡。4、穴位埋线与曲安奈德喷鼻剂相比,在对血清IgE,鼻黏膜中P物质、IL-4、 IL-17、TGF-β1.INF-γ的影响方面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