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认知神经语言学的视域下研究医学语言,是基于医学语言展现医学思维这一命题而提出的。在人们的主观印象上中医思维和西医思维存在明显的区别。但是怎样把主观的印象还原为客观的可视存在?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思维的大脑测试实验已经存在先例。故而回答中西医思维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可以通过比较中医和西医的语言理解时的大脑活动来实现。本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中西医疾病术语之间的模糊性现象的共性和个性。研究一主要应用调查问卷研究中医人员评价中西医疾病术语的熟悉程度、情绪效价、情绪唤醒、语义模糊程度四个方面的差异。其结果表明中医人员对中西医疾病术语存在熟悉程度、情绪效价、情绪唤醒以及语义模糊程度的显著差异。其中,模糊程度和熟悉程度、情绪唤醒成正相关,与情绪效价成负相关。中医疾病术语的模糊性程度与熟悉程度正相关,而西医疾病术语模糊性与熟悉程度和情绪效价成正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疾病术语的模糊性认知存在除了程度以外的模糊性差异。研究二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实验研究中西医疾病术语模糊性的认知神经机制。实验一通过比较中西医疾病术语认知加工时的事件相关电位(ERP),发现模糊程度一致的中西疾病术语在大脑认知加工机制上存在显著差异。大脑左右半球对中西医疾病术语的语义加工可能不仅存在分工而且存在分工差异。中医疾病术语的加工表现的右侧大脑优势,而西医疾病术语的认知加工表现左侧半球优势。实验二在日常短语的易化语义条件下,比较模糊程度一致的中西医疾病术语认知加工过程,其结果表明中西医疾病术语的N400波幅比实验一更小,而P600波幅比实验一更大。这表明日常短语能够易化中西医疾病术语语义整合阶段,但使后期精细加工投入更多的精力。中西医疾病术语的认知加工差异的可能机制是其一,在早期词汇提取阶段左右半球的分工不同;其二在后期精细加工中,大脑执行认知抑制功能不同。更为精确的西医术语在后期认知抑制精力投入更大。中西医疾病术语的模糊性存在着加工机制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中西医概念特征的差异决定。研究一、二的结果都表明中西医疾病术语具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中西医语言在运用时不能够单方面的进行嫁接。因此,在中医现代化以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促进中医发展的研究道路中,必须要重视中医语言与西医语言的研究。